生活中,55%左右的肝病患者在確診前並不知情,因爲肝病具有較強的隱匿性,主要是因爲肝臟沒有痛覺神經。#肝臟健康#

一、肝臟出現問題後,身體會有3種異常

1、流鼻血

肝臟變硬之後,肝細胞就無法正常運作,此時肝功能就會出現異常,會影響到體內凝血因子的合成,血小板的數目也就會相應減少,凝血功能出現障礙。

一旦出現輕微磕碰,流血的話會止不住血,並且,還經常性的出現流鼻血,血流不止的現象。

2、全身乏力

肝臟病變後,不能夠很好的爲身體排毒解毒,大量的有害物質也就會堆積在體內,從而也會影響到身體對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慢慢下去也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加上新陳代謝的能力下降,久而久之,人就會出現無力,睏乏,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3、噁心、嘔吐

對於肝病患者來說,當肝臟變硬後,會導致肝功能異常,從而會出現門靜脈高壓導致腸胃道阻性充血,消化系統紊亂。

另外,肝臟病變後還會影響到膽汁的分泌,而膽汁也有助於食物的消化,長期下去患者就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的感覺。

二、誘發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原因1、肝炎感染

病毒性肝炎是最爲常見肝病之一,若肝炎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很容易導致大量的病毒在體內不斷的複製,之後誘發肝細胞壞死,再生。

當肝細胞損害的時間過長,也就會容易發生硬化,之後就會沿着"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方向發展。

原因2、酒精

酒精可以說是損害肝臟的一名"強將",肝臟本身具有解酒的能力,因爲肝臟內含有2種酶:乙醇脫氧酶、乙醇脫氫酶。

在它們在作用下可以把乙醇分解爲乙醛,之後轉化爲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內,但是,若長期大量的飲酒,2種酶就會"力不從心"。長期下去就容易誘發肝細胞病變,導致肝臟病變。

原因3、營養不良

其實,營養不良是很多人會忽略的一個因素。因爲人體營養不足,體內就會缺少抗脂質肝因子、維生素B族和蛋白質等物質。

長期下去,也就會影響到肝臟的正常功能,肝細胞營養不足也就會受損,慢慢的也就會發展爲肝硬化。

三、養肝等於養命,保護肝臟,堅持做3件事

第1件、常運動

運動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運動不僅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提升腸胃功能,改善呼吸系統,增強人體的吸收功能。

尤其是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還能夠有效的逆轉,平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每週運動4-5次,每次運動在30分鐘左右即可。

第2件、常喝茶

肝臟在於養,而不在於治,想要守護肝臟的健康,除了飲食清淡之外,平時也可以喫一些有助於養護肝臟的食材,中醫認爲"藥食同源"。

桃仁:活血化瘀;

玫瑰花;柔肝醒胃,疏氣活血;

陳皮:祛溼醒脾開胃,理氣;

香櫞;疏肝解鬱,和中化痰;

薄荷:疏風散熱,清心肝;

桑葚:安魂鎮神,利五臟;

枸杞:清熱明目,滋補肝腎。

進行科學的配比,製成五順茶,每天用溫開水沖泡5分鐘,有益於調理氣血,梳理肝氣,清肝利腎,提升肝功能。

第3件、常檢查

對於肝病患者來說,及時檢查,及時預防,及時控制。肝臟功能檢查,是確認肝臟"好壞"的重要指標,最好每年檢查一次。

可以選擇B超、乙肝五項等方式,來檢查肝臟的好壞。

另外,乙肝疫苗在接種後,並不是終身有效制,對於成年人來說,每6年需要檢查一次,若體內無抗體,需要及時接種。

體檢前的注意事項:

1、體檢前3天,避免喝酒,避免油膩;

2、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高強度運動,避免過度勞累;

3、檢查肝功能、做B超之前,要空腹;

4、避免在生病期間做檢查,比如感冒、發燒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