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就是康有爲,戊戌變法的倡導者,在甲午戰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國內也掀起救亡圖存的運動。以康有爲爲代表的革新派,企圖幫助光緒皇帝重新掌權,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但是,之後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並且殺了戊戌六君子。

而這位康有爲因爲跑得快,沒有被抓住,更是直接逃往了日本。而在大清,慈禧太后發出了海捕文書,通緝康有爲。康有爲到達日本後,直接請求日本繼續出兵,攻打大清,消滅慈禧太后,他還宣稱自己在大清有1萬人的軍隊,到時可以裏應外合,消滅慈禧太后。而且他提出,消滅慈禧太后後,中日可以合併。

其實康有爲在輔佐光緒皇帝之時,就不止一次的向光緒皇帝建議中日合邦,而且爲此還專門上了一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的奏章,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很大程度上也是認爲康有爲康黨是在蠱惑皇帝,禍亂國家。當時日本政府拒絕了康有爲的請求,認爲時機不成熟。

“日本政府決不輕易出兵,但如時機到來,不求亦將提供援助。”意思很明確,但是康有爲還是不死心,爲了自己的虛名,爲了自己的前途竟然將賣國行爲進行到底。在1900年,八國聯軍開始蠢蠢欲動,當時的康有爲再次建議日本直接攻擊大清,消滅慈禧太后,實現中日合併。

而且他還提出,如果不出兵,能不能給與其500僱傭軍。他相信500人能夠輕鬆佔領廣東,以廣東爲基地,然後逐步佔領大清。但是沒有收到回應,簡直可笑至極。一個國家的內部爭鬥,那是家事,而康有爲標榜政治革新,卻因爲一己私利不惜出賣國家,引狼入室,簡直是匪夷所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