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就是大清朝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可謂是大清朝存在感最弱的皇帝了,其雖然做了20多年的皇帝,但是做出的業績基本沒有,唯一的就是“和珅跌倒,嘉慶喫飽”這句話。有了和珅鉅額的貪污財產,其實嘉慶過得也是不錯。

繼承了其父親在位期間的揮霍無度,因此到了嘉慶末期,大清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而嘉慶死的更是悲慘。在1820年,夏季,剛剛過完60大壽的嘉慶皇帝感覺自己身子還是很好,也爲了展示下自己的雄風。非要在嚴酷的夏季在承德搞一場規模巨大的狩獵,帶上了文武大臣,皇子皇孫,妃嬪等等。

但是,因爲天氣炎熱,在去承德避暑山莊的路上,嘉慶皇帝,上吐下瀉。當時醫官認爲是中暑,因此,簡單的去暑後,就以爲沒事了。可是到了承德,嘉慶一病不起,病情更加的嚴重,太醫也束手無策。在當年的9月2號,駕崩在承德避暑山莊。

而嘉慶皇帝的駕崩,誰也沒有想到,就連其自己也未預料到,因此,一者棺材沒準備;二者,陵墓也沒挖好。而且,在這嚴酷的夏天,屍體很容易發臭腐爛,而在承德避暑山莊,竟然連皇帝專用的金絲楠木棺材都找不到。

因此,當時已經在嘉慶死後,繼位的道光皇帝,立刻嚴令北京趕快打造金絲楠木棺材送到承德避暑山莊,而且必須要快,因爲嘉慶皇帝屍體已經在承德存放了3天了。而在京城的官員也是焦頭爛額,這一時之間上那裏去找這皇帝專用的額金絲楠木棺材呢?

好在在大內的庫房找到了幾塊符合規格的金絲楠木板材,據說,還是乾隆爺死前留下來的,可謂正好派上用場。道光皇帝立刻命令北京官員將板材拆卸,800里加急送到承德避暑山莊。到達的時候,嘉慶皇帝的屍骨已經存放了10天了,整個味道已經十分的明顯了。

而在緊急的組裝後,嘉慶皇帝的棺槨就出現了,嘉慶遺體被安放進去。而緊接着,而當時更棘手的問題是,要將皇帝的棺槨,快速的擡回到京城去發喪,並且要越快越好,以免屍體存放太長。而當時,承德離北京本身不遠,但是,抬棺材又不能騎馬,只能靠人走一步一步的走到北京。

因此當時道光僱傭了7920位身強力壯的農夫,來抬這個棺材。這樣根據路的崎嶇程度,寬窄程度,每次安排80-128人的抬棺隊伍換班抬棺材,一路十分的艱辛,而就這樣經過10天的徒行,嘉慶皇帝的棺槨正式回到了京城,道光皇帝爲老爹順利發喪。

但是,直到此時,嘉慶的昌陵仍然沒有完全修好。只能是死去的皇帝慢慢等墳墓了,其屍體在乾清宮放了18天后,在景山的觀德殿安放了大半年時間。直到第1821年的三月中旬纔將其葬入昌陵之中,至此,他纔算是真正的入土爲安了,去了他最終的去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