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我国有中兴四大名臣,即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他们之间围绕着权力、政治展开了长时间的争斗。

其中最著名的斗争就是“曾左失和”事件。历史上普遍认为曾国藩、左宗棠二人之所以反目成仇,是源于政见截然不同。但真实原因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和正大光明。

今天带你了解“曾左失和”事件的幕后真相。

1864年,曾国藩接连处死李秀成、洪仁等人,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可当他风光回京时,却遭到左宗棠的公开弹劾。

一日朝堂之上,左宗棠声称曾国藩放走了洪秀全长子洪天福贵。此消息令慈禧大怒,她二话不说便下令解散了曾国藩引以为傲的湘军队伍,导致曾国藩的力量被大幅削弱。

随后,曾国藩立即递交奏折,疯狂列举左宗棠的种种问题。就这样,这一对曾经患难与共、并肩作战的好朋友,迅速反目成仇。此后的8年里,两人几乎断绝所有往来,每次见面都火药味十足。左宗棠甚至在天津教案中怒骂曾国藩“媚外卖国,草菅人命”。

民间普遍认为,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化友为敌,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愤怒日积月累的结果。洪天福贵事件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的政治观念,完全是天壤之别。

一个国家要想和平稳定,就必须要“攘外安内”,即同时做到“排除外患”和“安定内部”。但攘外和安内中,究竟哪一个更重要?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分歧。左宗棠认为必须先攘外再安内;而曾国藩则一直致力于安内,对外患毫不在意。这种差异性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尤为凸显。

公元1900年5月28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等8个国家,联合对中国展开武装侵略。5万联合国军由天津登陆,向北京进发,一路上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攻入北京城后,八国联军更是掠夺了紫禁城、圆明园中的所有奇珍异宝,甚至犯下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1901年9月7日,软弱的清政府低声下气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至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的耻辱,更是万千中国人心中的痛点。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后,左宗棠悲愤不已。虽然他当时只是曾国藩手下一个没有实权的小官员,但他却坚定上书朝廷,希望能率兵杀回京城,抗击八国联军。只可惜,当时的清朝内部,已经决定低头求饶,左宗棠的抱负毫无用武之地。

从这个时候起,左宗棠的心中就定下了“攘外”这个终极目标。在他登上“两江总督”的高位后,左宗棠便大肆采购水雷、鱼雷的武器,全面提升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御能力,以防备西方列强。

反观曾国藩,他的眼中清政府的心腹大患有且只有太平天国。曾国藩视太平天国政权为眼中钉、肉中刺,誓死将其铲除。可对于在中国犯下重重重罪的八国联军,曾国藩不仅不愤恨,反而心怀感激。

《曾国藩传》明确记载了曾国藩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看法,他写到:“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简单解释就是,八国联军虽然犯下了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小罪,但同时也帮助我国重创了太平天国。这样算下来,八国联军功大于过。

曾国藩在该事件上的观点,令人完全无法接受。在他心中,封建清王朝的稳固才是最重要的。西方列强虽然在国内作恶多端,但其并不会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所以无伤大雅。反倒是太平天国这样的内部农民起义,更具威胁性。正因如此,曾国藩才被后世怒骂为“卖国贼”。

通过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就能看出,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的政见存在非常大的冲突。所以双方矛盾在日积月累后,彻底爆发,导致两人反目成仇的推测,不无可能。

但同为晚清重臣的两人,思想真的会那么正直和单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曾国藩和左宗棠之所以能够坐上最高的“四大名臣”之外,恰恰证明二人有心计有谋略。他们绝不可能仅因为政见不同就公然撕破脸,处处敌对。

事实上,二人的8年反目,纯粹就是演给慈禧看的一场戏。太平天国镇压成功后,曾国藩的名望空前强盛,他的湘军队伍也愈发壮大。当时身居高位的左宗棠,同样拥有军权。

曾国藩和左宗棠本就是一对出名的亲密好友。眼看着两人的权势已经威胁到清朝的稳固,慈禧担心得夜不能寐。她下定决心要寻一个由头,全方位削弱两人的实力。

还没等慈禧想要具体方法,曾国藩和左宗棠便收到了消息。为了避免权力和地位遭到削弱,两人商讨后决定先发制人。然后,就有了“曾左失和”这一出戏。两人8年如一日的伪装,成功打消了慈禧的顾虑,削弱权力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