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閏七月,徐達、常遇春率領明朝二十五萬大軍攻入元朝京師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倉皇北逃。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終點。

元朝滅亡後,其殘餘勢力都退至蒙古草原,實力依然不容小覷。明朝皇帝對此也不敢掉以輕心,多次派出軍隊深入草原追擊蒙元餘部,同時又以外交手段拉攏一些蒙古部族。在明朝恩威並施的手段下,昔日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國很快就變得四分五裂,內鬥不斷,明朝北部邊患問題大爲緩解。

明成祖朱棣上臺後,曾五次親征漠北,欲將蒙古各部一網打盡。然而朱棣的五次征討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效果卻並不顯著。每次打擊完一個蒙古勢力後,另一個蒙古勢力又開始崛起。朱棣謀求分而治之的外交策略,但自己又經常破壞這些策略。比如他聯合西蒙古共同出兵討伐東蒙古,可是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後,他又無視盟友的利益,結果導致雙方反目成仇。

朱棣死後,明朝的北方戰略由進攻改爲防守。日漸強大的西蒙古瓦剌部在沒有外部干預的情況下趁機吞併了此前已被明朝打得奄奄一息的東蒙古。自此,在明朝北方邊境線上重新出現了一個強大統一的蒙古集團——瓦剌。

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瓦剌首領綽羅斯·脫歡去世,他的兒子綽羅斯·也先承襲父位,成爲瓦剌新首領。脫歡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領導人,他的去世對大明王朝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可是明朝人卻怎麼也想不到,他的兒子也先比他父親更加優秀。在也先的帶領下,瓦剌愈發強大,內部凝聚力也不斷提高。明朝北部國境線上面臨空前的軍事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