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保監會:及時研究適度下調貸款撥備監管要求的可行性

在明年銀行業不良率仍可能階段性抬升的預期下,銀保監會表示,將及時研究適度下調貸款撥備監管要求的可行性。

12月31日,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在答覆給九三學社中央提出的“關於着力應對疫情對中小企業償債壓力和銀行不良貸款的衝擊”的提案中表示,銀保監會將在金融資產風險分類準確性提升、資產質量較充分揭示的基礎上,考慮國內經濟形勢等因素,及時研究適度下調貸款撥備監管要求的可行性。

“在做實資產質量的前提下,階段性下調撥備覆蓋率的最低要求,可以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產生正向的激勵效果,減少商業銀行在經濟下行週期通過藏匿不良資產提升撥備覆蓋率的行爲。”興業研究認爲。

事實上,今年5月,銀保監會曾下發《關於階段性調整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對中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進行階段性調整,相關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20%-150%調整爲100%-13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1.5%-2.5%調整爲1.5%-2%。截至目前,地方銀保監和相關銀行已經執行到位。

興業研究表示,當前中小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水平明顯低於大型銀行,本次下調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後,可以有效緩解城商行、農商行的撥備覆蓋率達標壓力。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3季度末,城商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爲154.80%、118.62%,農商行達標壓力較大。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銀行業不良資產增加、不良率提升有普遍預期。今年8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要密切關注、提早謀劃、積極應對。

在相關措施中,郭樹清也提到,要加大不良處置力度,分階段下調撥備覆蓋率的監管要求,釋放資源全部用於處置不良。同時,要求銀行採取多種方法補足資本,加大撥備提取,提高未來風險抵禦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與今年5月統一下調不同,2018年原銀監會曾按照“同質同類”、“一行一策”原則,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到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到1.5%-2.5%。

“中小銀行經營的區域分化特點越來越明顯,一旦資產質量嚴重惡化,在盈利能力有限的前提下,中小銀行計提撥備的能力會大幅削減,進一步侵蝕資本,可能會導致資本不足。” 聯合資信展望2021年中小銀行時認爲。

聯合資信表示,東南沿海地區的資產質量相對樂觀,而本身存在較重資產質量歷史包袱的地區,例如山東、內蒙古、山西等省份,則或需外部干預以對當地中小銀行的資產質量進行改善。

這意味着,隨着中小銀行經營情況的進一步分化,未來撥備的調整,有可能按照“同質同類”、“一地一策”“一行一策”等原則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爲提前應對銀行業資產壓力。日前,國務院會議決定:明年一季度要繼續落實好原定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在此基礎上適當延長政策期限,做到按市場化原則應延盡延,由銀行和企業自主協商確定;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由今年底適當延長。

聯合資信認爲,中小銀行接下來資產質量的走勢,一方面取決於明年是否仍能有政策指導繼續支持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另一方面取決於企業復工復產、經濟復甦的水平。 

此外,銀保監會在上述答覆給九三學社的提案中還表示,將持續推動商業銀行資本補充,不斷研究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大力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提升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切實保障我國銀行業整體保持穩健的資本充足水平。

(作者:李願 編輯:曾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