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未開分,但常遠自導自演的《溫暖的抱抱》大概率成爲又一部努力搞笑又不夠好笑的準開心麻花喜劇。

儘管如此,截至12月31日19時,影片首日票房已經達到了1.5億,完全可以用氣勢如虹來形容。

看起來喜劇依然是國內電影市場絕對的剛需。國產喜劇過氣?過氣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喜劇不賣座,只能說明國產喜劇真的太不好笑了。

拉來了一大半開心麻花陣容,還不好笑?

首先必須提醒一件事:只要能撐過電影的開頭,就不會覺得電影難看了。因爲本片導演常遠拍得最差的就是開頭。

在這個用力過猛的開頭過去以後,只要放平心態,電影至少是能看的。

能看,但的確不優秀,尤其相對於常遠、李沁、沈騰、喬杉領銜主演這樣的陣容而言。對,沈騰掛名領銜主演,實際演出時間大概在10分鐘左右,個人感覺和《羞羞的鐵拳》差不多,但沒有上次好笑。

影片是根據韓國電影《計劃男》改編,講述了一個對整潔和計劃有執念的男人被治癒的故事。

簡單來說,本片最好的地方是證明了常遠的好人緣,能喊上的喜劇人都來了,從魏翔、張一鳴、田雨、沈馬、艾倫、喬杉、黃才倫到張子棟,幾乎快趕上郭德綱自導自演電影的陣容了,但陣容華麗是一回事,好不好笑是另一回事。

目前豆瓣首頁短評幾乎都是差評,最狠的一句是——“請常遠認清爺爺當年對他的評價,無才”。

這個評價我讓認爲太殘酷了,但從導演角度看,又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整部電影最大的感受是工整,笑料有、笑星有,治癒的段落也是有的,但就是不夠好玩,沒有前幾部開心麻花喜劇那樣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而且依然是不夠電影化,像是不夠好笑的段子集錦。

常遠作爲導演,的確有些責任,整體鏡頭語言比較貧乏,影片有亮點的部分,基本靠演員自己搞定,也就是沈騰馬麗出場的段落。

另一個亮點是李沁被拍得很美,當然大美人的喜劇天分就見仁見智。

相比喜劇部分,反倒是親情段落拍得比較好,田雨和王智的演出帶給我驚喜。

親情過去其實很少成爲開心麻花喜劇的主題,但家庭、親情,這些詞語都是每一個人從小就接受的。尤其在跨年檔出現,太恰如其分了,顯然能夠充分激起觀衆的情感共鳴。

但比起治癒,電影首先是喜劇。所以我很難說對電影滿意。

觀衆還是太缺笑了

但影片能賣座還是很合理,好檔期+好陣容,加上喜劇這麼個類型,只要不是難看出天際,基本還是能拿到不錯的首日票房。

自從馮小剛用喜劇《甲方乙方》撬開賀歲檔票房大門之後,符合節日氛圍、能夠逗人樂的喜劇電影就成了主要類型,不過從這幾年來看,馮小剛自從2013年的《私人訂製》後就無正經喜劇亮相;以徐崢爲代表的精英喜劇已經連續兩部不夠好笑了;萬合天宜的新作《沐浴之王》獲得了4.02億票房,基本代表了目前叫獸易小星的正常水平,但驚喜談不上。

所以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能讓觀衆笑一笑之外,市場就指望沈騰、馬麗爲代表的“開心麻花”喜劇了。

但開心麻花這幾年表現也有點飄忽。

上一部被觀衆公認好笑的開心麻花喜劇是2018年的《西虹市首富》,票房突破25億,位列當年綜合票房第四名,但實際上電影的出品方和操盤者是兩位導演閆非、彭大魔共同成立的西虹市影業。

2018年國慶檔上映的《李茶的姑媽》纔是正宗的“開心麻花”電影,也是“開心麻花”喜劇IP的轉折點。在諸多差評下,影片最終以6.04億票房收官,遠不及業界預期的15億以上。

《溫暖的抱抱》雖然也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開心麻花喜劇,真正的下一部開心麻花電影是計劃於2022年上映的《獨行月球》,由張喫魚執導,依然是沈騰、馬麗主演,是一部主打科幻元素的喜劇片。

但這一次常遠幾乎是搬來了一整套開心麻花常規班底,甚至比開心麻花喜劇來得還齊,結果笑果還是這個樣子,有可能又是對開心麻花品牌的透支,最起碼也是不會拉高開心麻花近期的聲勢。

但是電影依然能在首日賣出兩億量級的票房,又再次證明了兩件事:一是觀衆太想在影院放聲大笑了,二是開心麻花品牌依然是國產喜劇的頭牌。

但要保證這樣的票房號召力,開心麻花也不能老靠沈騰馬麗兩架馬車,需要其他人成長起來纔行,現在看其他人的成長速度,還是慢了點。

這並不是說當下的開心麻花喜劇電影就一無是處,包括這部《溫暖的抱抱》,期待值不高還是可以看,但開心麻花喜劇應該不止於此。

所以這一次的開心麻花,我就先不抱了,希望下一次的開心麻花,能真正給想笑的觀衆們,一個溫暖的抱抱。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