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戟是中國特色武器。從商周時代,我國就出現了青銅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戟大量用於車戰,爲“車戰五兵”之一。漢代出現的鋼鐵製作的卜字戟更是一直到三國時期都是廣爲流行的制式兵器。這種中國特有的武器,可鉤、可啄、可刺,使用技法豐富,但是在漢代之後戟則好像慢慢的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有種論調說戟是車戰用武器,漢代之後戰車被騎兵淘汰,所以戟也慢慢消失了,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四年相邦呂不韋戟

《說文解字》記載:“戟,有枝兵也。”戟形制一般是長柄杆子前面有個可以刺的尖,然後有一個開刃的橫枝。雖然商周的青銅戟多采用矛頭和戈組裝起來的分體戟頭。2007年出土於兵馬俑坑中的四年相邦呂不韋戟,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由青銅戈、矛,以及木柄還有尾鐓四部分組成的,全長2.87米,因爲木柄易腐朽,這杆帶柄的長戟就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青銅戟。

到了漢代鐵戟的出現代替了青銅戟,這種戟頭重量更輕、更結實的鐵戟,因爲造型類似卜字,所以一般稱爲卜字戟。1993年連雲港市東海縣溫泉鎮尹灣漢墓6號墓出土的《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其中系統的記載了西漢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東海郡武庫中所藏武器裝備的種類和數量。其中戟有六千六百三十四把,這個數量比起其中五十餘萬的弩和四十餘萬的鈹(一種長刃矛)來說,戟比例就很少了。從這個記載來看在西漢晚期,戟已經不算是主流的長兵器了。

但是戟也一直沒有被棄用,《三國志·呂布傳》中記載了呂布轅門射戟的事蹟,而那時還沒有方天畫戟的出現,方天畫戟的形制要到宋代纔出現。同時轅門射戟中也清楚的記載了:“乃令軍候植戟於營門,布彎弓顧曰:“諸君觀布謝戟小支,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鬥。”布即一發,正中戟支。”這個小枝的描述,也只能是符合卜字戟的形制,方天畫戟只有月牙刃沒有小枝。《後漢書·董卓傳》也記載:“王允乃與士孫瑞密表其事,使瑞自書詔以授布,令騎都尉李肅與布同心勇士十餘人,僞着衛士服於北掖門內以待卓。卓將至,馬驚不行,怪懼欲還。呂布勸令進,遂入門。肅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傷臂墯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李肅用的也正是戟。更不用說典韋也用雙戟。這麼多的記載都可以說明,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這段時間裏,戟依然是軍中的制式武器。

▲列戟圖

但是在這之後似乎就較少看到有戟的記載了,甚至很多人認爲在這之後戟已經演化爲儀仗器,理由是在唐代門前列戟是身份的象徵。比如《舊唐書·張儉傳》就記載:“唐制三品以上,門列棨戟。”但是棨戟作爲儀仗器並不是唐代纔出現的,在漢代也有相關的記載,《後漢書·輿服志上》上是這麼記載的:“公以下至二千石,騎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縣長二人,皆帶劍,持棨戟爲前列。”所謂棨戟就是上了漆綁有絲質繒衣的戟。這種比較好看的戟一直都是作爲儀仗器的,只是漢代是儀衛手持棨戟,到了唐代改成門前陳列棨戟而已。

現在傳播比較廣的論調是戟是戰車所用的武器,因爲有記載車之五兵中有戟,所以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說戟就是車戰武器,當戰車被騎兵淘汰以後戟就被淘汰了。但是這個論調根本站不住腳,因爲車之五兵具體是:“戈﹑殳﹑戟﹑酋矛﹑夷矛”,但步卒之五兵只是把弓箭替換了夷矛,戟也是步卒之五兵中的一員。不僅如此,三國時期車戰模式就已經基本淘汰了,但是使用戟的記載還是有很多。同樣,漢墓中出土了不少持戟的騎兵傭,而且漢代畫像石中也有很多騎兵持戟作戰的畫面,這足以證明,騎兵也是使用戟的。

▲山東孫家村漢代畫像石刻

其實戟這種武器,騎兵用是比較合適的,小枝可以有效防止騎兵刺的太深導致武器難以拔出的情況,同時如果刺擊一擊未中,還能順勢向後鉤一下再補上一擊。並不存在騎兵用戟不好用的情況。雖然也有人猜測是因爲戟的橫枝導致破甲能力弱,但這顯然也並不準確,鎩在漢代使用的也很廣泛,鎩就是裝了一對小橫枝的鈹,而鈹就是頭如短劍的矛,與後來流行的槊區別僅僅是鈹是莖內插進杆的鋌裝結構,而槊是套筒套在杆上的銎裝結構,同時相當一部分槊一樣有防止插的過深的類似劍護手結構的留情結。所以與槊刃結構基本一致的戟的前刃,並不會出現破甲更差的情況,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加長前刃把小枝後移。畢竟分體青銅戟的戈刃和矛頭就離得較遠。

而步兵用戟也很好用,有些人認爲戟的小枝啄擊傷害面對鎧甲難以破防,但實際上小枝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啄擊。筆者持卜字戟打兵器格鬥時,小枝可以格擋對方的兵器,無論是直接劈砍過來的兵器還是直刺過來的兵器,用小枝都可以格擋或是撥開。長槍撥打對手長槍用的技法是攔和拿,就是槍頭畫圈來撥打對方直刺的長槍。而卜字戟也可以通過轉動手腕,用小枝畫圈撥開或是叉開對方直刺過來的武器,這都是非常方便好用的技巧。尤其在面對拿盾牌的對手時,首先可以繞過盾牌用小枝啄對方,如果沒啄中還可以順勢回鉤,去鉤開盾牌往裏捅。戟還可以鉤對方的腿或是手,鉤到手就能當場繳械。鉤到腿就算是不開刃的對抗用安全武器,一樣輕鬆鉤倒對手,在戰場上敵人一旦摔倒,我方再補上一擊就很方便了。誰還能不抓住機會趁機猛打,還會讓對方有站起來的機會?所以可以說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還是車兵,使用戟都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

而所謂唐代戟已經成爲儀仗器的論調也一樣有反例,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貴,《舊唐書》記載::“及大軍攻安地城,高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高惠真率兵二十五萬來拒戰,依山結營,太宗分命諸將四面擊之。仁貴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異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張弓,大呼先入,所向無前,賊盡披靡卻走。大軍乘之,賊乃大潰。”薛仁貴穿白衣拿戟衝陣,這足以證明在唐代並非戟已經淪爲儀仗器,依然還在戰場有使用戟。

而到了宋代,因爲出現了後來發展爲方天畫戟的戟刀,戟這個名字慢慢的就變成特指這種戟刀了。但這並不代表卜字戟就此消失,而是重新改了一個名字繼續存在。南宋的《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就有註釋說戟刃一般廣寸半,粗者稱爲鏝胡戟,橫刃彎曲者稱爲鉤矛。這種鉤矛就是漢唐鐵戟的直系傳承,到了明代這種鉤矛又被稱爲鉤鐮槍。所以其實戟這種武器無論是車戰、騎戰還是步戰,都能夠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它一直都沒有被淘汰過,只是到了宋代以後改了一個名稱而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人渣嘯西風,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