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每個小寶寶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因此對其照顧無微不至,疼愛更是到心底裏。

但新生寶寶如此嬌弱,即使爸媽再精心照顧,仍有可能因一時粗心大意使其受傷,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新手爸媽,缺乏經驗,更容易犯不必要的錯誤。

比如今年七月,江蘇某酒店有工作人員發現一個嬰兒被單獨留在房間,後來還是派出所的三名輔警輪流照顧孩子十數小時,直到心大的寶媽回來。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都是心大的家長把嬰兒獨自留在家中,幸運的無事發生,不幸的則成爲家長心中永遠的痛。

寶寶快滿月是好事,相比剛出生而言對媽媽的依賴減少了,但仍然十分脆弱,仍然需要父母操心,尤其有四大“意外”要小心提防,發生率很高,不可大意。

1、飢餓相關意外

滿月寶寶的胃口其實挺大的,因爲身體正在快速發育,需要喝大量的奶。

但他的胃容量卻很小,只有80-150ml左右,每次喫飽後僅能維持2-4個小時的能量消耗,有的甚至只能維持一個小時。

寶寶餓了就會哭鬧,哭鬧起來若沒能及時得到安撫,就會一直哭下去,若持續超過二十分鐘,可能會因體內的壓力水平上升,致使大腦出現損傷,損傷嚴重的會出現認知障礙。

而且,新生兒體內的糖源儲備不高,若超過四小時不喝奶,可能會導致低血糖,持續、反覆的低血糖會使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問題,留下輕重不一的後遺症。

2、大小便相關意外

小寶寶喫得多,拉得也多,因爲他們的消化功能不完善,主食又是奶,營養高消化快,這便導致大小便次數多。

即使有紙尿褲,但吸收的程度也是有限的,當排出過多超出紙尿褲的吸收限度,就會滲漏,若不及時清理,還會粘在寶寶的皮膚上。

不舒服還是次要的,潮溼髒污的條件使細菌滋生,會導致“紅屁股”,誘發皮膚感染,甚至出現溼疹。

3、其餘安全隱患

小寶寶的睡眠總時間很長,但睡眠週期短得很,大概每40分鐘左右會醒來一次。若醒來後身邊沒有人,就會不安地哭鬧,哭鬧時間長會使大腦受到損傷。

而且,小寶寶還會踢被子,一來二去容易着涼。

小寶寶的生理發育特點,決定他們腸內的食物很容易倒流返回胃部,因此溢奶、吐奶的問題較爲常見。

若家長沒有及時發現,溢出的奶液會在寶寶平躺的狀態下流進耳朵、脖子等,誘發中耳炎或醃破皮膚,最怕的是寶寶因嗆咳而導致的窒息問題。

寶寶的胃發育不成熟,喫奶過急會導致打嗝、吐奶,有時還會嗆到。

因此,寶寶身邊要時刻有人照顧,避免發生上述危險時身邊無人,錯過了緊急處理的時機。

4、母嬰同睡

當然啦,一般情況下父母還是不會把滿月寶寶單獨留在家中的,貼身照顧的情況偏多,但這並不意味着就安全。

帶娃是很累的工作,有些會母嬰同睡,這樣寶寶出現問題能及時起來照顧,還有的寶媽是在餵奶時不知不覺睡着了。

但很多調查報告顯示,寶寶不滿兩月時這樣的做法很危險。

睡夢中的父母若睡得太熟,不小心擠到孩子,很容易導致窒息,而且還會使寶寶體溫升高,對細菌的抵抗能力下降,萬萬不可太心大。

1、按需餵養

新手媽媽不知道該多長時間給寶寶喂一次奶,生怕喂得少了會讓孩子餓,又怕喂多了寶寶不消化。

其實完全無需僵持在時間問題上,寶寶的胃容量很小,不能一次喝太多奶。而且影響寶寶胃口的因素很多,有時會多喫些,有時又喫少些,不能單純用時間及次數衡量。

這種情況下只要按需餵養即可,寶寶餓了就喂,然後拍拍奶嗝,過十幾分鍾再把他放到牀上。

2、更換尿褲要及時

要讓寶寶的皮膚經常保持乾爽,多注意其症狀表現,寶寶大便後要及時更換,並用熱水擦洗屁股。

即便沒有大便,紙尿褲也要兩小左右換一次,以免溼透醃到皮膚。

3、寶寶身邊要常有人照顧

即使寶寶睡着了,身邊也不能離人。

很多新手爸媽都以爲孩子睡着了就沒事,便去忙別的了。但無數個案例告訴我們,哪怕只是一兩個小時的分離,也可能發生令家長後悔終生的事。

4、嬰兒牀or合睡牀

爲了避免寶寶與大人同睡導致的危險,建議買個寶寶專用的嬰兒牀放在大牀邊,這樣方便家長及時照顧到孩子的需求。

若家長怕哺乳不方便,也可以購買合睡牀,即一側牀板可拆卸、高低可調的嬰兒牀。這樣既方便寶媽哺乳,也不必擔心母嬰同睡的危險。

無論何時,都不要讓寶寶單獨一人在家,多注意照料的各種小細節,育兒絕非小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