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正篇故事開始之前就有過一次華山論劍,決選出來的初代五絕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接着是《射鵰英雄傳》書末是展開了第二次華山論劍,五絕沒有重新排位,再到《神鵰俠侶》書末,展開了第三次華山論劍,老一輩的王重陽、歐陽鋒、洪七公已作古,郭靖、楊過、周伯通補位,組成了新一代的五絕。

(郭靖劇照)

然而奇怪的是自《神鵰俠侶》結束後武林中再沒展開過華山論劍了,如果有第四次華山論劍,有哪些人能夠成爲新一代的五絕呢?

一、

落榜的張三丰與郭襄

老一輩的五絕中,黃藥師、一燈、周伯通年事已高,第四次華山論劍展開時只怕已不在人間,而郭靖舉家戰死襄陽,楊過又已決意退隱江湖,自然都不可能參加所謂的“第四次華山論劍”。

老一代五絕退場後,哪些新人有資格參加這論劍?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張三丰與郭襄,甚至在多數人心中看來,他們本該是《神鵰》續集的主角人選,串聯《神鵰》到《倚天》的故事,然而事實是這兩人都沒有資格去參加這第四次論劍。

(張三丰劇照)

首先是張三丰,原著中提到:“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巖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歇地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等於說他與郭襄分別之後就開啓了洞穴隱居模式,根本不問世事,自然也就不會去參加論劍了,此時的他還沒有後期開宗立派的能力,也沒辦法跟真正的頂尖高手比武,之前對付瀟湘子、尹克西或何足道都是有旁人指點,並非他自己的本事。

而郭襄,原著中也有提到她一直都在尋找楊過,直至四十歲才大徹大悟,一是沒有心思論劍,二是直至四十歲纔開竅,之前也沒有那個本事去論劍。

所以張三丰和郭襄都無法成爲“第四次華山論劍”的五絕。

二、

三位西域高人

而真正有資格成爲新一代五絕的人中有三位都來自西域,第一位即是那西域金剛門的祖師爺火工頭陀。

火工頭陀原本只是少林寺中燒火的一名頭陀,由於那掌管香積廚的僧人經常欺負他,於是他懷恨在心,偷學少林武功,繼而殺了幾位少林高僧之後逃到西域開宗立派,他的實力雖不強,卻已是這高手凋零時代中的佼佼者了。

第二位則是被譽爲“崑崙三聖”的崑崙派掌門何足道,何足道這人身兼棋、琴、劍三門絕技,的確是不負“三聖”之名,而他隻身一人前往少林的氣魄就證明他實力不俗,最終在機緣巧合下輸給了年幼的張君寶,實屬意外,論純實力,張君寶斷然不如他。

(何足道劇照)

第三位西域高手則是明教教主,不論《神鵰》後期的明教教主是誰,明教歷代教主都身懷乾坤大挪移,也不管修煉到第幾層,無疑都是武林頂尖高手,這人可以成爲五絕之一也是合情合理。

三、兩位中原高手

除了三位西域高手之外,中原也有兩位高手可以出戰爭這五絕的名頭,其中一位就是來自少林派的高僧無色禪師。

(耶律齊劇照)

無色禪師第一次被提及是在《神鵰俠侶》書末的時候,他送給了郭襄那鐵羅漢,而後到了《倚天屠龍記》開篇,他直接登場與郭襄打了一場,郭襄的武功雖然集百家所長,但在無色面前也如同孩童一般,可見無色功力之強,再加上後期得到覺遠的一部分九陽神功,自然算得上是當世武林頂尖高手之一。

最後一位有資格爭五絕的便是沒有戰死在襄陽的丐幫幫主耶律齊了,《倚天屠龍記》中交代郭靖一家的時候並未提及耶律齊,那時候的他必然是忙於丐幫事務沒在襄陽,而他得到了郭靖傳下的降龍十八掌,成爲五絕之一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如果存在第四次華山論劍的話,五絕應該會是何足道、明教教主、火工頭陀、耶律齊與何足道這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