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他的巨著《史记》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司马迁生于黄河龙门(即今陕西省韩城市)一个小康之家,生卒年已不可考,因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司马迁因何而死,死后葬于何处,所以至今成谜。不过由于司马迁的历史影响力太大,因此他的祠堂和衣冠冢就成为了史学家们眼中的圣地。

司马迁墓和祠坐落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以南的高岗上,占地4.5万平方米,祠堂内部设有牌坊、山门和献殿等。祠堂共分为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墓前立有“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之上有一株古柏。

如上图所示,司马迁的衣冠冢看上去呈“蒙古包”样式,那么作为中原王朝的史学大师,司马迁衣冠冢为何会有蒙古元素呢?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说明一点,司马迁祠和衣冠冢并非同一个朝代建立,其中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而衣冠冢却是始建于元代。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定为“大元”,以大都为首都。1279年,崖山一战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全国大统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为能更好的统治中原文明,忽必烈选择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结合,开始逐渐接受汉文化,儒释道等文化内核得以被推崇。

古代皇权交替,向来讲究合法性和正统性,众所周知,蒙古族来自于中国北方,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当入主中原后,证明其正统性就成为忽必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怎样证明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过的九个字,让忽必烈如获至宝。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九个字:“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这句话是用来记载匈奴人祖先的,意思是说匈奴人其实也是远古华夏民族的一个分支,那么司马迁记载的是匈奴,跟蒙古有何关系呢?

在忽必烈看来,蒙古跟匈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同样崛起于蒙古高原,双方虽有差异,但属于一脉相承。匈奴和蒙古都曾统治过蒙古高原,关系就好比秦朝和汉朝,虽然领导阶级更迭,但基本盘未曾改变,同样还是中国。

如今看来,虽然忽必烈的理由有些牵强附会,但却在法理上为蒙古入主中原的正统性提供了帮助。借着这九个字,忽必烈想以此向世人说明:不管是蒙古、匈奴还是中原人,其实往前算都是一家,因此蒙古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这九个字让忽必烈用来屡试不爽,所以他把司马迁的地位抬得很高,司马迁衣冠冢被修成“蒙古包”样式,其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