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爲“太史公”,他的鉅著《史記》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極爲巨大,曾被魯迅先生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司馬遷生於黃河龍門(即今陝西省韓城市)一個小康之家,生卒年已不可考,因爲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司馬遷因何而死,死後葬於何處,所以至今成謎。不過由於司馬遷的歷史影響力太大,因此他的祠堂和衣冠冢就成爲了史學家們眼中的聖地。

司馬遷墓和祠坐落於陝西省韓城市芝川鎮以南的高崗上,佔地4.5萬平方米,祠堂內部設有牌坊、山門和獻殿等。祠堂共分爲四個高臺,各臺之間由石階相連,層層上升,共九十九級,最後一臺是司馬遷墓,墓前立有“漢太史公墓”碑,墓冢之上有一株古柏。

如上圖所示,司馬遷的衣冠冢看上去呈“蒙古包”樣式,那麼作爲中原王朝的史學大師,司馬遷衣冠冢爲何會有蒙古元素呢?這裏有必要跟大家說明一點,司馬遷祠和衣冠冢並非同一個朝代建立,其中司馬遷祠始建於西晉永嘉三年,而衣冠冢卻是始建於元代。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國號定爲“大元”,以大都爲首都。1279年,崖山一戰消滅南宋殘餘勢力,完成全國大統一。元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爲能更好的統治中原文明,忽必烈選擇將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相結合,開始逐漸接受漢文化,儒釋道等文化內核得以被推崇。

古代皇權交替,向來講究合法性和正統性,衆所周知,蒙古族來自於中國北方,是典型的遊牧民族,當入主中原後,證明其正統性就成爲忽必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怎樣證明呢?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過的九個字,讓忽必烈如獲至寶。

司馬遷的《史記》中有這樣九個字:“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這句話是用來記載匈奴人祖先的,意思是說匈奴人其實也是遠古華夏民族的一個分支,那麼司馬遷記載的是匈奴,跟蒙古有何關係呢?

在忽必烈看來,蒙古跟匈奴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同樣崛起於蒙古高原,雙方雖有差異,但屬於一脈相承。匈奴和蒙古都曾統治過蒙古高原,關係就好比秦朝和漢朝,雖然領導階級更迭,但基本盤未曾改變,同樣還是中國。

如今看來,雖然忽必烈的理由有些牽強附會,但卻在法理上爲蒙古入主中原的正統性提供了幫助。藉着這九個字,忽必烈想以此向世人說明:不管是蒙古、匈奴還是中原人,其實往前算都是一家,因此蒙古繼承大統名正言順。因爲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這九個字讓忽必烈用來屢試不爽,所以他把司馬遷的地位抬得很高,司馬遷衣冠冢被修成“蒙古包”樣式,其用意也就不言自明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