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被挖心後,明明活了下來,爲何卻被賣菜老婦一句話奪走性命?

神話和歷史就像是一對“雙生子”,在上古時期,沒有史官甚至連文字都沒有的時候,歷史只存在於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比如說中國的人文先始伏羲和女媧,相傳他們都是“人首蛇身”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在有了文字記載後,人們還是會在其中參入神話的成分,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便把劉邦的出生寫的非常玄乎。

家喻戶曉的名著《封神演義》,即可以說是一部傳奇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歷史。因爲其中的很多情節雖然怪誕,卻又是根據史料記載改編而來,可謂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難以分別。

比如說“比干剖心”這一段,便非常的令人動容。而“比干剖心”也並非完全是《封神演義》,而是有歷史記載的事情。

比干,商朝君主文丁之子,乃是正統的宗室。幼年便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才華,又勤奮好學,因此被授以少師之職,曾輔佐商王帝乙。在帝乙去世時,又接受託孤之重輔佐自己的親侄子商紂王帝辛。

帝辛是個昏庸殘暴的君主,導致百姓對其怨聲怨道,而西伯侯姬昌廣施仁政,被百姓所愛戴。於是比干勸其佈施仁政,帝辛不聽還覺得厭煩,命人將比干的心給挖了。

《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王子比干者,亦紂之親戚也。見箕子諫不聽而爲奴,則曰君有過而不以死爭,則百姓何辜,乃直言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乎,乃碎殺王子比干,刳視其心。”

關於比干被挖心之後怎樣,正史上就沒有過多提及了。我們知道,心臟雖然只有一個拳頭大小,但卻負責爲血液流動提供動力,是高等動物循環系統中一個主要器官,沒有心是根本活不下去的,因此比干被挖心等同於被處以了死刑。

不過在《封神演義》裏,比干被挖心之後並沒有直接死亡,而且還跑出了城,遇到了一位賣菜的老婦人,說了幾句話才死的:

“比干曰:‘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曰:‘人若無心即死?’比干大叫一聲,撞下馬來,一腔熱血濺塵埃。”

比干雖然憑藉姜子牙的幫助在挖心之後活了下來,但本身依靠的還是自己的信念,在比干即將崩潰的時候,原本想在賣菜婦人身上得到活下去的信念,誰想婦人賣的是“空心菜”。

婦人以菜比喻“人無心必死”,這也導致了比干萬念俱灰,最後一點信念也被擊潰了。比干縱然有姜子牙保護,可是失去了信心的比干,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

這段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一個人在絕境的時候,前往不能失去信心,不能一味的依靠別人。靠樹樹會倒;靠山山會塌,只有靠自己纔是走出人生低谷的最好方式。當然,“一千個讀者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段神話故事中,究竟有着怎樣的深意,相信每個人都能體會出不同的答案,歡迎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