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幾日,微信羣裏有位媽媽提到自己4歲的女兒,突然又開始尿牀了,語氣焦急。

要知道,她女兒3歲以後就再也沒有尿過牀,可這回不僅尿牀,而且連着3、4天一直這樣,真心讓人崩潰。

這還不算,她帶女兒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沒有發現明顯的器官病症,孩子的身體沒問題,建議她帶女兒去做心理諮詢。

之後在心理諮詢師的引導下,通過繪畫、講故事等形式,終於發現了孩子尿牀的祕密:

孩子現在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情緒緊張不穩定,如果在家沒發生什麼事,很可能是在幼兒園遭受了不良對待,導致了這種“反常”遺尿行爲,這也是一種應激反應。

作爲母親當即就受不了,立刻私聊詢問其他父母,沒想到居然真的有好幾個孩子出現了相同的狀況。

幾經交涉,園方迫於家長們給予的壓力,公開了監控視頻,最終找到問題根源:原來是一位老師常粗暴地對孩子推來搡去,雖說不會動手打,但言話譏諷、嘲笑和吼都有。

經常被這麼對待,日積月累下來別說是一個孩子,大人也受不了啊!

孩子們還很幼小,不懂得如何表達和反抗,只好通過其他“反常行爲”向父母發出求救信號。

幸虧這位媽媽很冷靜,看到女兒突然尿牀沒有一味指責,給女兒帶來二次傷害,真是“細思極恐”啊。

因此,寶爸寶媽若發現孩子忽然開始尿牀,別輕易生氣打罵,一定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才能幫孩子們健康成長。

這樣的情形,通常由以下兩點導致:

1、病變

恐怕也是大多數寶媽寶爸所擔心的,但其實也不必太擔心。

其中一種最常見的原因是屬於功能性的,由遺傳因素和對寶寶平時排便訓練不當造成。

雖然這種尿牀情況病程又長又頑固,可實際上只需適當的治療方法,持之以恆,最終會好轉甚至完全治癒。

還有一種是繼發性的,由孩子的神經系統病變引起,一般是內分泌系統或泌尿系統的器質性疾病。

另外,孩子已經很大卻突然尿牀,同時伴隨尿頻、尿痛、多飲、口渴、消瘦、頭痛、嘔吐、抽搐、腰背疼痛等症狀,那麼必須立刻就醫,這意味着有其它嚴重疾病的存在,需儘快確診。

2、精神壓力

排除病理原因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上面這位寶媽遇到的情況,通常是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很大壓力,比如與焦慮、恐懼等情緒有關。

這種情況寶媽寶爸最好先和孩子好好聊一聊,或玩一些模仿日常生活(幼兒園、學校等)場景等遊戲,覆盤一下孩子具體遇到現實情況是什麼。

這樣有助於讓孩子放鬆下來,幫他更快走出陰影,恢復健康狀態。

1、孩子入睡前保持良好的乾爽環境

由於孩子皮膚嬌嫩敏感,免疫力低下,因此一定要保證入睡環境清爽乾燥,這樣孩子睡眠舒服,也就不易尿牀。

而潮溼的牀鋪和環境,則容易引起孩子的尿意。

2、父母及時安撫,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都有過尿牀的經歷,這時就需要爸媽們的安慰和鼓勵了,不要因爲孩子頻繁尿牀而呵責。

這隻會加重他的擔心和恐懼心理,不僅不會停止尿牀,反而會加重尿牀狀況,甚至因緊張心情患上心理疾病。

你的安慰和引導能幫助孩子儘快擺脫心理負擔,讓生活步入正軌。

3、睡前保持良好習慣

睡前孩子們不宜太興奮,很多父母喜歡在臨睡前和孩子們嘻哈逗樂,這反而會讓孩子的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睡夢中遺尿也就在所難免。

4、平時注意如廁訓練

多注意觀察孩子上廁所的規律和習慣,感覺他應該上廁所時就及時提醒,讓孩子慢慢形成習慣,時間一到自覺如廁。

這也能幫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同時避免尿牀,一舉多得。

5、養成睡前上廁所的好習慣

這個習慣一旦養成,那真是一勞永逸。

平時只需要在入睡前家長提醒孩子去趟廁所就好了,孩子也能睡得舒服。當然還要注意晚餐食材,儘量以清淡爲主,水果也不宜汁水太多,可減少夜裏的尿意。

平時也要健康飲食,如果感覺孩子尿意比同齡人多,可以多做一些利於腎臟的食物,如羊肉、蝦、及雞腸等肉類食品,或將山藥、芡實、薏米、金櫻子等食物熬成粥。

總之,孩子尿牀不是什麼大事,找到原因就可以解決,讓孩子在安全愉悅的環境中慢慢擺脫這種令人羞恥的事情(是的,孩子也有羞恥心和自尊心)。

或許長大後,這還是全家人最開心的回憶之一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