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和易都是相對而言,我認爲秦國統一天下並不算難,跟劉邦、朱元璋相比,嬴政算是比較容易的了。

新事物的出現往往要伴隨着舊事物的滅亡,而這個過程是複雜、曲折、長週期性的。

與其說秦的統一是秦國30多代君主的努力奮鬥所致,倒不如說是春秋戰國時代數百年各國競爭、征伐所促成的質的必然局面。

尤其是戰國時期,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在經濟上已經出現了封建制的苗頭,而先進的社會制度又推進了生產力的蓬勃發展,生產力的蓬勃發展又反作用促進了兼併戰爭的規模化、持續性。

也爲我們打開了百萬雄師打羣架、運用兵法戰略克敵制勝的主觀創作幻想。

在春秋時期沒有“大一統”這個專有名詞前,數百個國家裏沒有一個是不想兼併鄰國、拓展生存空間的,但是又侷限於自己的兵馬不夠、糧草不濟,故而戰爭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區域性的局部戰爭,根本原因是生產力不足所致,經過長期的戰爭,歷史也篩選出了七個區域內的老大,史稱“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各自整合了自己區域內最大的資源,可還是沒達到消滅鄰國的實力,因而爲了成爲強中強,獲得壓倒性的兼併戰爭優勢,各國又進行了不斷摸索,找到了變法的路子,現代叫改革,根本目的是爲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魏國有李悝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秦國有商鞅變法,果然在變法這個“外掛”的作用下,這三個國家先後實現了強大,獲得了相對的戰國優勢,而持續時間最長、變法層次最深、最成功的就是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

由此可見,各國變法運動爲大一統事業形成了制度準備,從廢除世卿世祿制到實行軍功制度,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度,很明顯各國的變法爲時代送去了適應大一統國家的體制、適合君主集權的制度。

徹底的改革令秦國獨強,打破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勢均局面,從本質上來講,是先進生產力取代了落後生產力,經濟基礎的更新使得與之匹配的上層建築也進行了升級,所以纔有了在經濟方面農業的進步發展,保證了更大規模戰爭的消耗需求,在軍事方面秦國可以出兵百萬壓制趙、楚等老牌軍事強國。

從秦國公元前230年滅韓國開始算,到公元前221年滅齊國爲止,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統一六國的事業,可以說秦國的統一戰爭的過程是不難的,這個結果也是早早晚晚會出現的,難的是找到正確的歷史進步方向,出現助推統一的里程碑事件。

這就好比賺錢一樣,光有資金沒有合適的方向投資,難能實現大的增值,相反如果找到了風口,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起來,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更令人敬佩的是那些白手起家成爲大富豪的人,他們的成功更加不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