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對於缺乏文字的歷史考古,只能依靠一些遺存來探究當時的文明。

國外媒體就曾報道過,考古學家在2003年時,在墨西哥古城特奧蒂瓦坎發現了一條古代地道,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了。特奧蒂瓦坎古城所在的年代爲印第安文明時期,到發展鼎盛的時候人口一度達到了20萬,其規模可以和中國當時的長安相比。

當時,考古學家認爲:這條古道極有可能是通往王室陵墓的地道,因爲他們發現了大概5萬個儀式用品。此外,這條地道距離墨西哥城東北部大概50公里。在考古的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先採用了遠程遙控機器人,利用它們進行挖掘,後這些考古人員緊隨其後。

雖然,特奧蒂瓦坎一度非常輝煌,但可惜的是它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讓人無從得知它的建城歷史以及爲何後來突然就衰敗了。以至於,關於特奧蒂瓦坎古城的故事,一直都沒有找到更多的材料“說明”,而地道的“出現”卻是給了考古工作者一個契機。這就使得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文物,一窺當時的祭司以及統治者對死後事情的一些想法。

爲何考古工作者會將此次的發現和王室陵墓相聯繫呢?

在他們看來,這些用於儀式的文物數量之大,唯一可行的解釋就是:此道是通往王室陵墓的通道,而且在他們後續的發現中已經開始證實了這種假設。雖然這條地道還在繼續挖掘中,但很多對於特奧蒂瓦坎古城的假設,沒準都會逐漸在此次考古中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在地道的物品中,包括有石雕像、珠寶、貝殼以及4000個木製品,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黑曜石刀片和箭頭。因爲,特奧蒂瓦坎古城曾是墨西哥的商貿、旅遊最爲發達的城市。更甚者,特奧蒂瓦坎古城中還有大量的巨型金字塔、神廟以及古代居所,且都裝飾有大量精美壁畫。

因爲古地道位於羽蛇神殿地下,所以,對羽蛇金字塔的挖掘工作使人們發現了一些內有骸骨和陪葬品的墳墓,其中,有黑曜岩製品、硬石小雕像和刻有花紋的貝殼。其中,從這些黑曜石的數量上,可以見證當時的黑曜石貿易。

黑曜石是一種常見的黑色寶石,又稱“龍晶”、“十勝石”。在前哥倫布時期,特奧蒂瓦坎古城就是靠着黑曜石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它主要用來製作匕首等武器。而能夠擁有如此多的黑曜石陪葬或是用作其它儀式,都無疑彰顯了擁有者的顯赫身份。

不過,特奧蒂瓦坎古城到公元7世紀時就突然消亡了。

這就使得很多學者猜測此事和城市的供水有關。要知道,那個年代採用的都是地下水,而城市繁榮帶來的是人口劇增,從而,導致水資源的不足以及引發的公共衛生問題。雖然,特奧蒂瓦坎古城之後被人遺棄,但卻並不妨礙它的宗教地位,依舊有很多朝聖者來到此地。

特奧蒂瓦坎在宗教領域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名字在納瓦特爾語中,就是“衆神住所”之意。納瓦特爾語爲阿芝臺克族的語言,如今不少墨西哥地區依舊在使用它。公元十四世紀時,墨西哥被阿茲特克族統治,此時距特奧蒂瓦坎古城消亡差不多有700年,但它的廢墟依舊被很多人視作某種宗教的象徵。

雖然,特奧蒂瓦坎古城活躍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卻無人知曉它的統治者是誰,也從沒有發現過他們的陵墓。看看世界其它地區的一些文明,即便是缺乏文字,也或多或少會在民間流傳着一些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會通過相關文物得到印證。但是,特奧蒂瓦坎古城卻如同它的神祕歷史一般,幾乎所有和它相關的故事都沒能流傳於後世。

其實,此次發現對於考古工作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如果在後續的發現中,能夠證實地道的盡頭就是王陵的話,那麼,有關特奧蒂瓦坎古城的統治者信息就不會再是空白了,而且,這條地道還有望揭開特奧蒂瓦坎古城的神祕面紗。

根據考古工作者的推測,當時的人們在封死這條地道之前,往裏面放置了很多的陪葬品,其中有陶器,還有罕見的陶製大口杯。這是首此被發現,以前從來沒有出土過這類文物。

近些年來,對特奧蒂瓦坎古城的研究一直在持續之中,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家還對該城市的廢墟進行了航拍,城市嚴謹的格狀佈局給學者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城市爲何會如此建設?而城市的主幹道爲何被命名爲“死亡大道”,有人解釋這就是某種宗教儀式——活人祭神。

要知道,沒有文字,沒有物證,任何說法都是一種假設。但在考古工作者的眼中,此次考古的意義非常重大,這條地道應該就是某個重大儀式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地方。也許特奧蒂瓦坎統治者的遺體,就在地道延伸的某個中心位置處。

參考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特奧蒂瓦坎》、《考古發現墨西哥古文明規模最大血腥獻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