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寶講故事

在水滸傳裏,一個綽號“沒羽箭”的好漢惹起了許多讀者的興趣,他就是張清。張清,彰德府人氏,原爲東昌府守將。在還沒歸順梁山之前,他作爲守將接連挫敗梁山數十位好漢。

原來這個張清槍棒功夫並不是特別厲害,但他卻有個技能能夠獨步天下。原來,張清自小練得一手好飛石,只要飛石從手中擊出都能百發百中,被擊中者輕則頭破血流、重則當場喪命。張清正是憑藉這個特長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大有所向披靡之勢。

所以當盧俊義帶領人馬攻打張清所在的東昌府時,梁山好漢是喫盡了苦頭。張清先是一個飛石打傷了郝思文,接着張清的部下丁得孫又打傷了八臂哪吒項充。盧俊義接連喫了兩個敗仗之後求救於宋江。

剛攻破東平府的宋江士氣大振,他急忙點起兵馬攻向張清的東昌府。不料張清勢不可擋,他憑藉手中飛石接連擊敗徐寧、燕順、韓滔、彭玘、宣贊、呼延灼、劉唐、楊志、朱仝、雷橫、關勝、董平、索超等合計十五名大將。張清更是在第二日劫持糧草的行動當中,他憑藉一個飛石打得魯智深頭破血流。因此年紀輕輕的張清上了梁山之後,擔任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更是在聚義廳排名高居第16位。

讓人奇怪的是,張清爲歸順前打了許多排名很高的梁山好漢,但細心的人會發現,張清敢打關勝、魯智深,爲何卻唯獨不敢惹武松?有的人認爲,武松憑藉雪花鑌鐵戒刀靈活多變,因此張清擔心飛石對他不起作用,這纔不敢對他下手。

也有人說,因爲武松專打天下硬漢,所以張清早就聽聞了武松的傳奇故事,所以在劫持糧草的時候,張清用飛石打得魯智深血灑當場,卻對一旁的武松不聞不問。

答案真的是這樣子的嗎?恐怕非也。

其實當時張清趁着夜色劫持糧草的時候,他的確遭遇了步軍頭領武松和魯智深。武松和魯智深都是身高八尺的大漢,所以在夜色之下都頗爲顯眼。但魯智深因爲很早就削髮爲僧,因此他光溜溜的腦袋在月光的反射下更是顯眼。

相反,武松雖然叫做行者武松,但他依舊是一個帶髮修行的頭陀。所以在當時的夜色之下,魯智深和武松雖然一樣身高一樣體型,但魯智深的那個大光亮腦門更吸引了張清的注意,於是張清掏出飛石對着魯智深的大腦門就是一下。

所以,同爲步兵頭領的武松和魯智深一起押送糧草,但武松一頭黑髮在夜色的籠罩之下融爲一色,所以一向打人腦袋的張清看不太清這次啊不敢貿然出擊。

綜上,不是什麼張清懼怕武松,而是武松比魯智深多了一頭烏黑茂密的長髮,這才逃過一劫。

各位好漢,你們覺得呢?

嚴正聲明:本文由金寶講故事原創出品,洗稿、抄襲文案做成視頻者,必全網維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