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没有进过私塾,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他的战役指挥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存在时间其实并不好算,因为从清兵入关算是268年。可从皇太极改国号开始算是276年,但事实上,大清的开始应当是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也就是296年。

努尔哈赤生前并未称帝,但他是清朝的奠基人,是后金的第一位大汉。抛开别的不说,努尔哈赤的一生,其实也很牛,很传奇。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出生在赫图阿拉建州作为一个小部酋长家里,六世组只是元朝的一个万户。不过在永乐年间受到招抚,才成了明朝的建州卫指挥使,可以说,他的家族是明朝的臣子。

只不过这臣子向来不安分,数次反叛朝廷,骚扰大明的百姓,因此被残酷镇压。到四世祖才算是暂时安分,然而努尔哈赤的骨子里还是有先祖不安分的基因,他并不甘一世为臣。尤其是,努尔哈赤的父亲与祖父是死在战火之中的。而当时的明朝,又刚好在走向末路,万历怠政与立嗣党争造成的影响巨大。

但以孤军对抗明朝,那可能还没打就完蛋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他来说,想要报仇或者政权,先休养生息无疑是一个好选择。所以前期他并没有不知死活的跟明朝对抗,而是将目标转向统一女真,25岁开始,或通过攻打或通过联姻,最终他统一了女真。随着势力扩大,他的野心也在膨胀,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汉,史称后金。

两年后,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了与明朝的生死搏斗。此时的他已经有了能够跟明朝抗衡的能力,其人也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可以说,少数民族历史人物中,成吉思汗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他也是。然而就如同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评价,抢掠、杀戮、破坏也伴随着他席卷辽东而令人民受难。

他占据辽东的时候,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政策。一旦有人不降或者是不服从命令,都是镇压、屠杀,手段狠辣。而努尔哈赤最后的死因一直都众说纷纭,他到底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愤而死还是不治身亡?清史稿记载为病逝,可另一史料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那便是重伤抑郁致死。

提出努尔哈赤重伤而死观点的是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根据记载,朝鲜译官韩瑗跟随使团到明朝的时候,刚好见到了袁崇焕,跟着袁崇焕参与了宁远之战。所以韩瑗是亲眼目睹者,他的记载描述是没努尔哈赤因受伤精神受打击,最终在双重打击下身亡。这件事与朝鲜人无关,似乎他们也没必要替明朝说话?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喜欢乱改历史,为了面子,未必不会有美化努尔哈赤死亡原因的做法。但《春坡堂日月录》也不是官方正史,其真实性也未必完全准确,所以努尔哈赤究竟是怎么死的还存疑。不过要是按照受伤而死这个说法,那努尔哈赤这位大清的奠基人,死得委实窝囊了些。

参考资料:《清史稿》、《春坡堂日月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