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社記者 許俊豪)5G網絡作爲摸索新產業方向和提升經濟增長點的主要抓手,從其“誕生”起就與行業應用高度“捆綁”。不久前,由中國工信部指導的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專題賽圓滿落幕,其中由廣西柳鋼集團提交的“柳鋼5G+智慧工廠億元級標杆應用落地項目”榮膺“智慧園區”專題賽二等獎,從上千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該應用落地項目是由柳鋼聯合華爲、中國移動,通過“5G+MEC+AI+應用”新架構,實現了產線的降本增效。在第17屆東博會實體展上,該項目還作爲5G+智慧工廠優質範本進行展示。

5G+MEC:告別“黑箱”痛點

鋼鐵行業全流程是看不見、摸不到、測不出的“黑箱”,多場、多相共存,多變量、強耦合、大滯後、非線性的特徵決定鋼鐵生產過程本身和鋼鐵產品質量的突出特徵是極強的不確定性。因此,鋼鐵行業也是對智能化需求最迫切的行業。

而在國家明確新基建範圍後,如何通過包括5G在內的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成爲許多鋼鐵企業思考的問題。

5G+MEC的高速率、大帶寬、低延時、高可靠特性,正是爲工業互聯網的聯接多樣性、性能差異性、通信多樣化的需求而生,能將網絡等待時間控制在毫秒級別,爲保證系統精確控制提供支撐,使工業製造領域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具備條件。

由柳鋼集團、柳州移動、華爲共同打造的5G+MEC遠程控制裝載機項目,實現了裝載機現場高清視頻回傳和遠程精確操控功能,讓遠在柳鋼集團本部中控室的操作人員可以實時、多視角地跨城操控位於防城港冷軋廠車間的裝載機,不僅將單次吊運所需人力減少60%,實現裝卸效率提升400%,而且大幅改善了艱苦工種的工作環境、作業安全性和工作滿意度。

並且,在5G+MEC行業專網的背景下,柳鋼依託5G的低延時數據傳送,加上工業大腦大數據的實時分析,利用雲後臺的機械視覺服務器和AI服務器來取代人工轉運軋輥,並逐步向其他生產線推廣,實現了“科技+顏值+智慧”的透明工廠。

據悉,在該項目落地後,在5G+MEC遠程控制冷軋小天車實際應用中,依託5G多視角遠程控制天車,實現了過去需要3人配合,現只需1人即可完成單次吊運工作,減少用工60%,並且吊運時長從20分鐘一吊提高至5分鐘一吊,裝卸效率提升400%。更爲可貴的是,該控制系統以某遊戲手柄(全球首次應用)作爲控制器,顯著改善了工作環境,也解決了招工難問題。

毋庸置疑,柳鋼與華爲合作,實現了從“人力工廠”到“智慧工廠”轉變,在解決行業痛點的同時構成柔性商業模式,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攜手“懂行人”,共創行業新價值

2020年6月,華爲中國政企業務正式發佈了“懂行·專注於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形象和理念,凸顯華爲深耕行業的信心和決心。

以鋼鐵行業爲例,要從“製造”向“智造”轉型,華爲認爲,聯接是基礎、雲是重要載體、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數據與應用、人工智能賦能未來,並基於此對未來鋼鐵信息化的框架提出設想。

回看“柳鋼5G+智慧工廠億元級標杆應用落地項目”,該項目正是通過“5G+MEC+AI+應用”新架構,使能鋼材表面質檢、無人天車、電子圍欄等新場景,助力柳鋼解決產品質量、生產效率、招工等方面的難題,從而打造技術領先、柔性生產的5G智慧工廠,這也構成了華爲“懂行”實踐的最佳落地範本。

而想要洞察更廣的行業趨勢,鎖定更大的機會空間,創造更多的轉型價值,實現從“分蛋糕”到“做蛋糕”的轉變,則需要深諳行業痛點,圍繞生態系統凝聚共識,聚合多種能力,對此華爲提出了“懂行”的“三階理論”,即:從“價值發現”到“創新使能”再到“持續運營”,依託超過十年的深耕行業,華爲也正不斷地將自己的能力開放,而構建融合共享的數字平臺,創建以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爲紐帶的新型合作模式,在新基建的背景下,也將構建更強的組織協同能力,釋放行業新動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