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鬼谷子很多人都有一種神祕的感覺,爲何會如此?因爲鬼谷子身上有太多的謎題,關於他的出生就有很多不同的傳說,他曾在楚國爲相,但是其記錄卻很少。他徒弟衆多,但是太多的不可考,比如說白起、呂不韋、商鞅、王翦等500人都是他的徒弟,但是這些人年代跨度較大,可信度太低。然而有四個人卻是在《史記》中有確切記載的,但是身爲鬼谷子的徒弟,他們都像中了魔咒一樣,不得善終。

龐涓是戰國初期的魏國名將,早年師從鬼谷子,在當年的那個亂世學習兵法也是最好的出路。龐涓憑藉戰功成了魏國軍隊的總司令,東征西討讓魏國走入極盛。然而深諳兵法知道的龐涓卻是個戰略的矮子,看看他進攻的對象,基本都是韓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和魏國都出自晉國,三晉本爲一家,這樣到處樹敵加上殘害孫臏,導致兵敗馬陵,戰敗而死。魏國也就此衰落。

龐涓的師兄孫臏,因多學了幾年,才能比龐涓高。遭到龐涓嫉恨,設下毒計導致殘疾,後來齊王本來想給他個將軍做都不行,只能當個軍師。孫臏像他老師鬼谷子一樣神祕,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同樣是生卒年不詳。按照當時孫臏功勞,雖然不能上陣,但是謀略上還是可以的吧?死的時候都沒有記載,可見自從殺了師弟龐涓之後也被齊國遺棄了。

縱橫家張儀,早年靠同門蘇秦用計進入了秦國,於是兩人一縱一橫唱起來雙簧,兩人坐收漁利享受榮華富貴。但是隻唱是不行的,得有所行動,爲秦國做點貢獻。那誰開刀呢?魏國,這個生他養他的國家,成了他手中的棋子。不停的割地,攻打,魏國基本成了秦國的傀儡。秦武王即位,在秦武王眼裏張儀就是個不講信譽的小人。張儀害怕了,用計跑到魏國爲相。估計到魏國想起自己以前的種種陰謀對不起這個國家,不到一年就死了。

蘇秦,空有一身才學卻無用武之地,剛開始到處去遊說,結果一流的國家都看不上他。後來想明白了,去了國力二流的燕國,受到禮遇。開始了合縱的步伐,最盛時期跨六國相印。本來在燕國混的風生水起,沒想到卻和燕易王母親私通,還被知道了。於是耍計謀去了齊國,沒想到在齊國卻因爲爭寵被刺殺。臨死前設計要求把自己車裂,以此找到報復刺客。但是蘇秦還算是有良心的,到死還在想着燕國。

那麼爲何鬼谷子的這個四個徒弟都是下場很慘,不得善終呢?我個人的看法是,他們都是自視甚高,不成想卻深陷他們自己布的局裏面無法自拔。另外,在戰火紛飛的戰國,七國很難誰滅掉誰,天下大勢是靠衆人來推進的,單單靠他們幾個並不能左右歷史的車輪,他們的慘死也不過是戰國時期謀士的一個寫照罷了,記住他們會輝煌,不用太在意他們的身後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