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

年歲更迭,雲帆共濟,新浪財經重磅推出“寄語大資管”新年特別策劃。來自銀行、保險、信託、AMC四大行業的30位資深人士攜手新浪財經,分享“大資管”時代新思考,把脈後疫情時代的投資之路,共同寄語2021!

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首席投資管 鄧斌

風波詭譎的2020年,貿易鏖戰、新冠虐猖、空海阻滯、經濟斷航,種種風險紛紜激盪,令我們見證了自2008年世界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社會和經濟危機。同時,史無前例的社會抗疫和政府救援,又讓資本市場在嚴重扭曲的宏觀經濟中如蓮花出水般昂首凌波。

今日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格局均發生着結構性重組。中國經濟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隨着加工業外移本已出現弱化跡象,但新冠疫情突發,全球加工業停滯,而中國的系統化抗疫成效卓著,反而使中國再度成爲“世界加工廠”。另一方面,因貿易戰而凸顯的中國核心科技短板促使中國更加強化了核心科技自主發展的戰略方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的消長,引發政治的擾攘。中國是經濟的後發者,過去並未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產生衝擊。然而隨着中國經濟體量的增長,兼以延續數千年的成熟文明和高效的政府治理能力,終於形成了以中美貿易戰爲代表的競爭態勢。那麼國際化會不會如很多人所憂慮的,因國際秩序的重組而阻斷甚至倒退?

西方世界對來自東方的衝擊的擔憂其來有自。歷史上亞洲遊牧民族的軍事侵略雖並未撼動歐洲文明的核心,卻留下了長久的陰影;而真正的憂慮,還是在於東方大型傳統文明的復甦崛起所帶來的顛覆效應。1904年,英國地理、歷史和政治學家哈爾福德-麥肯德爵士在其名篇《歷史的地理樞紐》中宣言了“哥倫布時代”(大航海時代)在廿世紀初的結束、預想繼西伯利亞鐵路之後遍佈東亞的大鐵路網時代的到來會催生一個西方航海版圖所未能及的新經濟羣體、以及猜測中國會否再日本的組織下征服俄國舊地並攜其陸洋結合的優勢給“自由世界”帶來“黃禍”。如姑且忽略其狹隘的種族主義,而純自政治學術角度目之,對照今日的世界與中國,則又不得不讚嘆其洞察之深邃。

既然,百餘年前英國學者的擔憂已如此清晰深遠,爲何西方列強未能阻止此一進程呢?歸根結底,還在於亞洲鐵路網的發展爲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科技的應用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進而形成了加速歷史的動力且無法逆轉。羅馬帝國漫長的日耳曼化使歐洲大陸經歷了一千六百年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整合;幾乎同時期的東亞大陸則經歷了從戰國到大一統的進程,世界形成以中亞爲分割的東西方文明體系。十六世紀開始歷時四百年的大航海時代,以西方的征服爲開端,打破了東西方的分割格局,帶來了戰爭,卻也成爲了東方大鐵路時代的濫觴。如果政治甚至戰爭都無法阻擋廿世紀至今鐵路網的廣泛建設以及隨之而來的國際經濟繁榮和融通,則二十一世紀的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全球化大潮,又豈能因政治上的短暫挫折而不前甚至回頭?在此,我們應當相信,科技賦能下的經濟全球化將會是不可阻擋的。

2021年,是世界走出特朗普時代和開始後疫情重建的第一年,也是中國開啓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走入新百年建設的第一年。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無論是環境污染還是貧富差距,抑或老齡化導致的經濟放緩和科技帶來的傳統勞動力失業惡化,皆使經濟結構和資本市場呈現共同的發展趨向:科技研發和人工智能的全球應用日益加速、新興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成爲各國共識、服務與健康管理的需求益發急迫、傳統的供需價值鏈因網絡科技的普及而發生質變、以及新形勢下的全球風險也呈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徵。如何因時因勢而變提升投資能力和妥善管理風險,避免“看着後視鏡開車”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錯誤,是我們每個投資人面臨的巨大挑戰。

滄海可濟,雲帆待發。新的一年,我們當秉持高瞻遠矚的戰略定力和科學穩健的企業治理,借經濟再出發的東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之路,爲經濟加油、爲國家助力,也爲全世界的共同發展盡一己之綿薄。

責任編輯:楊希 19041832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