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

竹林七賢是指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動區域在當時的山陽縣。《晉書·嵇康傳》: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邪王戎,遂爲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說他們“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爲,聚衆在竹林喝酒,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僞。

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嵇康、阮籍、劉伶等仕魏而對執掌大權、已成取代之勢的司馬氏集團持不合作態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後被迫出仕。阮咸入晉曾爲散騎侍郎,但不爲司馬炎所重。山濤起先“隱身自晦”,但40歲後出仕,投靠司馬師,歷任尚書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爲司馬氏政權的高官。

王戎爲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晉後長期爲侍中、吏部尚書、司徒等,歷仕晉武帝、晉惠帝兩朝,在八王之亂中,仍優遊暇豫,不失其位,但在當時年代不失爲明哲保身的無奈之舉。

竹林七賢的不合作態度爲司馬氏朝廷所不容,最後分崩離析:阮籍、劉伶、嵇康對司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殺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濤則投靠司馬朝廷,竹林七賢最後各散西東。

儘管竹林七賢最後分道揚鑣,但誰都不能否認當初他們是以文會友走到一起的,類似的故事還有一個——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翻譯過來,大概是說——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爲了做禊事。衆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裏,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裏。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峯,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爲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衆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有的人就着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都會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成爲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爲它引發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

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於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古代的君子喜歡憑藉文才,文學,文字,文藝,學問來聚會朋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呈現的正是這個理。

歷史上,也有的人,善於通過朋友的感召以輔助自己不違仁。除去大家熟悉的臉皮藺相如外,這裏再舉一個——

唐玄宗時,郭子儀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屬下部將,兩個人之間有矛盾,平時互不講話,後來安祿山叛亂,郭子儀升任朔方節度使,統兵抵禦,李光弼就成了郭子儀的部將,皇帝命令郭子儀率兵出征,一心救國的李光弼擔心郭子儀會利用手中權力尋機報復。

於是,李光弼硬着頭皮當面對郭子儀說:“我過去得罪你,是我的不是。今後不管怎麼處置我,我無怨言,只希望高抬貴手放過我妻兒——”沒等李光弼說完,郭子儀緊緊抱住李光弼,滿眼流淚地說:“國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此時,怎能計較個人恩怨?”從此,郭李同心,將帥協力,在平息安史叛亂中,戰功卓越著。

《舊唐書·魏徵傳》裏,李世民曾說:“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這裏唐太宗通過這三面鏡子防止自己犯錯,本質上就是防止自己遠離仁道,那什麼是“仁”呢?

徐復觀在《釋〈論語〉的“仁”》中說——

《論語》的仁的第一義是一個人面對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一個人的自覺自反。真能自覺自反的人便會有真正的責任感,有真正責任感,便會產生無限向上之心。凡此,都是《論語》中仁字的含義。道德的自覺自反,是由一個人的“憤”、“悱”、“恥”等不安之念而突破自己生理的制約性,以顯出自己的德性。德性突破了自己生理的制約而生命力上升時,此時不復有人己對立的存在。於是對“己”的責任感,同時即表現而爲對“人”的責任感;“人”的痛癢休慼,同時即是己的痛癢休慼。於是根於對人的責任感而來的對人之愛,自然與根於對己責任感而來的無限向上之心,渾而爲一。經過這種反省過程而來的“愛人”,乃出於一個人的生命中不容自己的要求,纔是《論語》所說的“仁者愛人”的真意。即是先有“仁者人也”的反省、自覺,然後纔有“仁者愛人”的結論。在此結論以前的過程,皆是“爲仁”的功夫,亦即是“仁”自身的逐步呈露;“爲仁”的功夫之所在,即仁之所在。其功夫的關鍵,端在一個人面對自己的反省、自覺;因爲只有這樣,才一開始便湊拍上了仁,有個真實下手處。

交朋友的途徑很多,有的以文會友,有的以藝會有友,也有的以術會友,但交友的最終方向大致是一定的,那就是交友本質上應是有益於自己提升道德修養,有益於自己的自我完善的,否則的話,不交也罷。

曾子說:“君子用文章,文藝,學問來結交、聚合朋友,用朋友來幫助自己培養,提升仁德。”

最後,我們大家一起再讀一遍: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