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寶講故事

孩童的我們每逢寒暑假,定要搬一條椅子認真地坐在電視機前,爲的就是等待楊潔導演的《西遊記》上演。這一部86版的西遊記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至今依舊活躍在電視熒屏上。

初看西遊記的時候,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一開始都是在敘說孫悟空的故事。他誕生在東勝神洲的一座海島上,一出生就能目運金光震動三界。

隨着孫悟空不斷領悟生死之道,他先在方寸山拜了師父菩提祖師,又去東海龍宮搶奪了金箍棒,悟空更是蠻橫地在地府塗抹了生死簿,最後憑藉神通大鬧天宮。

隨着如來佛祖的肉掌一翻,不可一世的孫悟空就這樣被壓在了五行山,從此一呆就是五百年。看到這的時候,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西遊記講述的不單單是孫悟空,而是後面的西天取經大業。

隨着觀音菩薩在靈山領瞭如來的佛旨之後,她開始在四大部洲尋找取經人。由於唐僧前世乃佛祖座下的二徒弟金蟬子,所以觀音第一個就挑中了南瞻部洲的唐僧。緊接着觀音又駕着祥雲來到了五行山下,悟空見菩薩過來看望是激動不已:“承看顧,承看顧!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

觀音故意賣了個關子:“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孫悟空不愧爲靈明石猴,他已經猜到了觀音菩薩的心意:“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

觀音雖然挑中了孫悟空,但還是有點不放心,於是她試一試孫猴子的口風:“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爲不美。”

浪子回頭金不換,悟空果然誠懇不已,他在觀音面前連連保證絕不再重蹈覆轍:“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

後來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最後在唐僧的救助下恢復了自由之身,從此成了唐僧座下的大徒弟,法號孫行者。

讓人奇怪的是,孫悟空和唐僧在鷹愁澗遭遇了小白龍,還在高老莊邂逅了豬八戒,更是在流沙河和沙僧大打出手。

原來這些人都是觀音早早就挑中好的取經隊員,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孫悟空負責保護唐僧,豬八戒負責挑擔子,沙僧負責牽馬,小白龍化爲白龍馬一路馱着唐僧西去。

俗話說得好: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觀音居然找到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護送唐僧,爲何又找了八戒、沙僧、小白龍呢?需要指出的是,憑藉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本事,似乎憑藉他一人之力就能將唐僧安全護送到靈山,爲何觀音還要尋找好喫懶做的豬八戒、渾水摸魚的沙僧以及全程只變化了一次的白龍馬?觀音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多此一舉呢?

其實,金寶認爲:

1、孫悟空雖然有翻江倒海的本事,但是身爲靈明石猴的他也赫然發現,唐僧表面上看是去西天取經,實際上是在渡劫。所以爲了湊齊佛教的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只得暫時收起鋒芒,因此悟空取經路上的法術好像弱了很多似的。

2、如來曾說過,唐僧想要順利成佛必須徒步走十萬八千里,因此孫悟空即使有翻天覆地的本領也不敢憑藉法術讓唐僧走捷徑。

3、除了要湊齊九九八十一難和十萬八千里之外,唐僧的取經隊伍還必須湊齊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通過西遊記原文的描寫我們會發現:

“金”就是孫悟空,他的金箍棒,他的火眼金睛,他的金剛不壞之軀都證明了他五行屬金。木,豬八戒,吳承恩一直在原文中稱呼呆子爲木母。水,唐僧。因爲他父親陳光蕊溺死在水裏,他一出生也是隨着河水漂流,更有“江流兒”的俗名。剩下的火是白龍馬,土是沙僧。

綜上,觀音找了這麼多人護送唐僧並不是多此一舉,孫悟空雖然有能力讓唐僧到達靈山,但這樣並不能滿足成佛的條件,所以觀音必須找到豬八戒、沙僧還有白龍馬,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

嚴正聲明:本文由金寶講故事原創出品,洗稿、抄襲文案做成視頻者,必全網維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