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走紅,必將迎來兩個極端:獲誇讚和遭抨擊。

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名人只獲誇而不遭抨的,如明代董其昌、清代康有爲、民國魯迅等,獲誇之餘也遭到了不少抨擊——誇與抨共存已是自然的社會現象。

劉洪彪作爲中國書協副主席,長期擔任書法國展評委,在藝術圈裏,他的熱度堪比娛樂圈流量明星。

但是,他也沒有逃過這個社會現象——長期以來,他和他的書法作品都是人們爭議的對象,有的說名副其實,有的說浪得虛名。

我們不好評價一個人的人品,因爲這需要從做事、爲人、說話等多個方面考量,而這些我們並不知道,即便知道也只是道聽途說。

但對於一個人的書法作品,我們卻可以評價,因爲作品寫出來就是讓人看讓人評價的,不過也有一個問題。

人與人所擁有的知識不同,你是學經濟的,我是學搬磚砌牆的,他是學中醫的,自然會在審美上不同。

在欣賞同一幅作品時必然產生好壞兩種分歧,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仍然得不出合理的好壞,怎麼辦呢?

坦白講,這個問題無解。所以,只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即:作品給我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劉洪彪草書給我的感受有以下三點:

1)線條流暢

欣賞他的草書猶如看兩條黑蛇在房樑上纏繞,時而頭尾纏在一起,時而尾纏頭不纏,時而身纏頭尾不纏。

書寫速度時快時慢,就好像駕駛汽車的老司機,快慢全在掌控之中,沒有一絲緊張。

2)空間對比強烈

粗細的對比猶如一棵被削去腦袋的垂柳,粗壯的主幹上又發新枝一樣,初看雖有些突兀,但卻又不失自然。

黑和白的對比時松時緊,有時右邊一行稠密,左一行突然鬆弛,有時上一字緊湊,下一字突然放開,沒有規律可循,筆之所至,性情所至也。

3)墨色自然

飽蘸一筆,一筆而下,直至筆毫寫枯方再次蘸墨。開頭漆黑,受運筆速度的影響期間還會出現斷斷續續的飛白,越往後越枯,猶如人的一生的髮色一樣,少壯時烏黑,中年略有白髮,晚年全白。

這三點感受是讓我喜歡劉洪彪草書的理由,但還有一點讓我的感受不太好,就是在印章之外使用第二種顏色“補白”,即硃色(紅色)。

他的多數作品中,都有硃色補白的現象——原本一幅作品蓋完章就結束了,他非要在正文空白的地方用紅筆寫多行小楷跋文。

可能是爲了章法上的協調,但卻讓人感到害怕,如果大家見過早年出土的秦漢時期的棺槨,定會和我的感受一樣。

如果他的作品沒有補白,那麼就是我心中嚮往的作品。

至於他是浪得虛名還是名副其實,在開頭所說的那個社會現象中,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只有個人的傾向。

這也是自然的、普遍的社會現象,我們抨擊“農民無用”的王福重教授,而我們之外還有不少人在支持他呢。

退一步說,董康魯等人尚不能免被抨擊,更何況一個當代的劉洪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