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林書豪的首個CBA賽季結束。他選擇離開,繼續追逐放不下的NBA夢想。

此後的四個多月時間裏,不時有林書豪的消息傳來:跟勇士隊合練;記者爆料其即將簽約勇士,之後被林書豪否認;稱林書豪以訓練球員身份代表發展聯盟選拔隊參加訓練賽等等。

然而,塵埃難落定。NBA新賽季硝煙四起,CBA新賽季如火如荼,可林書豪心馳神往的NBA夢想卻始終未能成真。

最新消息是,國內記者賈磊報道,林書豪在近期與首鋼溝通時表示:如果可以,他願意在CBA第二階段結束(2月3日)之後加盟北京隊,重返CBA。

然而,林書豪表態願意重返CBA,卻遭到一些網友的冷嘲熱諷。

有網友評論:NBA的飲水機不缺人兒啦?

有人評論:回來幹嘛啊,繼續在美國追你的nba夢,不要回來了。

有的評論:最好哪兒都別收他,NBA不要了就想到回中國啊,門都沒有。

更有網友發佈嘔吐的表情,甚至有的髒言惡語相向,彷彿與他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一般。

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林書豪確實沒能成功追尋自己的NBA夢想,但這難道就該被冷嘲熱諷?

平心而論,林書豪籃球生涯取得的成就已然稱得上偉大,他追夢的經歷也足夠勵志。

2012年2月,“林瘋狂”風潮之所以席捲全球,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追夢路上經歷的挫折、對夢想的堅持和故事的勵志。

38分7助攻,帶隊擊敗科比帶領的湖人;運籌帷幄,彷彿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用一記冷血三分絕殺猛龍;10場比賽,9場20+。這樣的表現,如果換做其他球星,也許不會那麼轟動。但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賦予了太多。

他是黃種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黃皮膚的後衛,能在NBA達到這樣的高度。孫悅擁有黃皮膚後衛中頂級的天賦,而整個NBA生涯只得到6分。日本球員田臥勇太,第一位進入NBA的亞洲後衛,只打了4場比賽,合計得到7分,之後被裁。

他是哈佛大學畢業生。哈佛大學是世界名校,但不同的學校各有所長,哈佛大學培養出過8位總統,但在籃球人才培養方面卻幾乎是空白,實難與UCLA、北卡、杜克等籃球名校相比,而林書豪是50年來首個征戰NBA的哈佛人。

他是NBA的落選秀。NBA每年有60人通過選秀進入NBA,但即便選秀被選上的球員,也有一部分難以在NBA立足。至於落選秀,雖然也有大本-華萊士、哈斯勒姆等在NBA混出名堂的球員,但鳳毛麟角,更多的落選秀,基本上意味着此生再與NBA無緣。

他是個NBA之路坎坷的小人物。在勇士他是邊緣人物、飲水機球員,一個賽季只打了29場比賽,一度7場比賽6場0分,整賽季合計才76分;他被勇士裁掉,被火箭裁掉,被下放NBDL,屢次被棄;一戰成名的前一個晚上,他甚至還睡在隊友菲爾茲的沙發上。

這樣的獨特背景,這樣的曲折經歷,當林書豪爆發時,巨大的反差和對比,使得“林瘋狂”更顯瘋狂。

然而,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曲折經歷,林書豪依然能脫穎而出,堅韌地追夢成功,迎來綻放,實在是難能可貴。

林書豪代表黃皮膚的球員,代表哈佛人,在NBA征戰了長達9個賽季,而NBA球員的平均生涯爲4.8年;他8個賽季場均得分上雙,生涯場均11.6分4.3助攻;他在NBA征戰了480場比賽,其中首發221場;他在NBA獲得超過6500萬美元的薪資,曾三個賽季年薪達到千萬美元。

如果不是因爲傷病,也許,林書豪的NBA之路還能走得更長、更精彩。

16-17賽季,林書豪因傷在籃網只打了36場比賽,首發33場,場均14.5分5.1助攻,一度成爲籃網9年時間裏首個至少砍下25分10個籃板的控衛。17-18賽季,林書豪只打了1場比賽,髕韌帶斷裂導致賽季報銷。這成了他生涯的轉折點。

18-19賽季來到老鷹,林書豪淪爲新秀特雷-楊的替補,出場時間明顯下降。賽季中被交易至猛龍,但並未贏得球隊信任,季後賽只打了27分鐘。而這也成爲他迄今爲止在NBA的絕唱。

2019年夏天,林書豪的心始終在NBA,他在等着NBA球隊的橄欖枝,渴望着NBA夢想的延續。然而,NBA離他那麼近,卻又那麼遠,他遲遲沒能等到那一刻。失落的林書豪一度在演講時落淚,直言人生真的好難。

有人認爲這是矯情。當然,如果林書豪退一步的話,將是海闊天空。然而,當時的他剛結束在NBA征戰的第9個賽季,當自己感覺還能在NBA繼續征戰,卻無力再登上那個夢寐以求的舞臺時,難免會失意。就像每個人經歷畢業季的告別時難免會感傷,林書豪需要同一段生涯告別,感傷在所難免。當然,也不只是感傷,還有不甘。

於是,在CBA征戰一個賽季後,林書豪決定繼續追尋自己的NBA夢想。不看好他繼續征戰NBA的人不在少數。傷病,年齡,相信林書豪更知道繼續追尋NBA夢的路有多艱難。但對夢想的不甘,往往讓人很難放棄,即使飛蛾撲火,也想着全力以赴,想着“萬一”的可能性。就像電影《夢想合夥人》中的那句臺詞一樣: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林書豪孤注一擲,繼續追夢。四個月後,他又從夢想回到了殘酷的現實。

然而,即便林書豪追逐NBA的夢想沒有實現,誰又有資格去嘲笑一個勇敢追夢的人呢?上賽季決定征戰CBA,林書豪依然心有不甘。這次雖然沒能追夢成功,但至少他拼盡了全力,再沒有了不甘和遺憾。而追夢路上拼盡全力,沒有不甘和遺憾,某種意義上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多少人爲當初沒有全力以赴追夢而懊惱甚至悔恨?

重回CBA賽場,林書豪依然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他依然可以拿到高薪,依然可以享受籃球場征戰的快樂。退一步講,CBA,也是許多籃球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實現的夢,不是嗎?

提到夢想,我時常會想起兩個運動員關於夢想和堅持的故事,甚至每次想起都會感動不已。

一個是安德烈-英格拉姆。NBA的落選秀,在NBA發展聯盟征戰多年,掙着微薄工資,休賽期做全職微積分指導員養家餬口。他對夢想的執着,對籃球的熱愛,感動了無數人。2018年,湖人曾簽下當時已32歲的英格拉姆,讓NBA的夢想照進了他的現實。當他在NBA首秀中得到19分時,彷彿全世界都在爲他喝彩,斯臺普斯球場的觀衆見過無數大場面,但那一刻,爲他喊起了“MVP”歡呼聲。

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夢想的感染力。

另一個是哥倫比亞舉重運動員奧斯卡-菲格羅亞。他出生在一個小山村,村裏人幾乎都以挖礦爲生,而他對母親說:“我不想再這樣過活了,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這之後,奧斯卡-菲格羅亞被送到了舉重館,開始了一次次重複的、枯燥的訓練。2004年雅典奧運會,他獲得第五名;四年後,北京奧運會,他信心滿懷,遺憾的是賽前兩週受傷,就連教練也拋棄了他,最終,他雖然繼續上場,卻連決賽都沒能進入,下場時堅強的他淚水奪眶而出;2012年倫敦奧運會,經歷重大手術後,他堅強地第三次站到了奧運賽場,贏得了滿場掌聲,但與冠軍失之交臂,收穫銀牌;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奧斯卡-菲格羅亞已是33歲的老將,但最終,他的堅持和努力,使得奧運冠軍夢終於成真。那一刻,他激動落淚,令無數人動容。

體壇,這樣爲夢想堅持、感人至深的例子,還有很多。而林書豪也是其中之一。

因爲堅持夢想,纔有了“林瘋狂”,纔有了取得如今成就的林書豪。儘管32歲的林書豪選擇繼續追夢NBA,但並未能成功,基本上與NBA再無緣。但誰說追夢不成功,就要被嘲笑?

每一個曾全力以赴爲夢想堅持的人,都值得尊重,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