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曾說:“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不論他說出這句話是何用心,都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古代人十分重視兄弟之情,如此纔有了關於“投名狀”的各種典故。義結金蘭尚且如此,更何況親生兄弟了。

可是這些情義,在民族大義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因爲大丈夫往往懂得如何取捨,就比如抗金英雄岳飛。他就在兄弟情義和民族大義面前,選擇了後者,而這個選擇給他贏得了一員得力大將,並且此人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岳飛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爲他爲了保護岳飛,用生命維護了岳家軍的尊嚴,此人名爲楊再興。

岳飛從張俊手下偏將,一步步成長爲南宋軍中柱石,之後便以光復宋朝江山,一雪靖康之恥爲己任。四次北伐抗擊金人,收復了數座失地,金軍在強悍的岳家軍面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可惜英雄抵不過奸臣,在秦檜、張俊等人的慫恿下,高宗趙構一心與金人求和,連下12到金牌將岳飛召回,4次北伐的成果因此付諸東流,岳飛也因此身陷風波亭。

在岳飛北伐之前,趙構南下的過程中,宋朝江山內部也極爲混亂,不少人自行組建勢力,佔山爲王,雖然其中很多人的初衷是爲了自保,可享受到權力的味道之後,這些流寇越做越大,這讓趙構也很是擔憂,於是便派岳飛出兵剿匪。在諸多匪患之中,尤以曹成勢力最大,手下兵力高達十萬。因此岳飛將曹成作爲首個征討對象,此時楊再興便在曹成的麾下效力。

與訓練有素的岳家軍相比,曹成一方雖然人數佔優,可真的打起來,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岳家軍的戰果。不過岳飛並未對這些人趕盡殺絕,因爲他知道此時的宋朝正需要補充兵力,以此來對抗南下的金人。所以雖然雙方實力懸殊,岳飛對曹成等人還是以勸降爲主。多次勸說未果後,岳飛才命部下帶兵殲敵。

剿匪的過程中,岳家軍中實力排行第五的大將韓順夫因爲輕敵被曹成部隊擊敗,不過此時韓順夫並未吸取教訓,因爲在他眼裏,曹成一方都是烏合之衆,自己的失敗也純屬偶然,所以他沒有總結失敗教訓,反而繼續飲酒作樂,完全沒有岳家軍該有的樣子。如果岳飛知道此事,韓順夫難逃軍法處置。

不過楊再興沒有給韓順夫這個機會,也可以說他挽回了韓順夫的面子,讓他死在了戰場上,而不是死在了軍法下。韓順夫首次戰敗後,楊再興就率兵追擊,最終攻入韓順夫的營帳,將韓順夫殺死。

這次岳家軍的失敗,也讓岳飛感到震驚,在他得知韓順夫的輕敵行爲之後,震驚變成了憤怒,他覺得只要岳家軍不輕敵,楊再興斷無勝利的可能性。於是便讓弟弟嶽翻領兵再戰楊再興。沒成想認真備戰的嶽翻也敗於楊再興之手,被楊再興斬於馬下。此時岳飛才明白過來,楊再興確有領兵之才。

兩次失利之後,岳飛派出了手下親信張憲,最終張憲率領精銳部隊將楊再興擊潰,並遵照岳飛的要求,將楊再興活捉。楊再興被壓到岳飛帳中,本就有愛才之心的岳飛,見到器宇軒昂的楊再興,又想到自己北伐正需要這樣的將領,於是將弟弟之死放置一邊,不計前嫌的想要招降楊再興。

楊再興也不是庸人,知道岳家軍的名頭,更知道岳飛的才能,之前各爲其主,現在曹成都已不在,自己也沒有理由在和岳飛爲敵,於是就投降了岳飛,成爲了岳飛麾下一員虎將。

之後不久,岳飛第四次北伐開始,此次北伐,岳飛領兵10萬,與張俊、韓世忠等抗金名將共同出兵,以此陣仗,岳飛覺得光復河山就在此一仗了,可他沒有想到的這一仗在開打之前其實就已經敗了,因爲趙構向張俊等人下了命令,說明了此戰的目的是逼迫金人同意議和,還未開打就已經認慫,這樣的仗有怎麼可能勝利。

不過趙構的計劃岳飛並不知曉,或者說他即便知曉也不願這樣做,所以第四次北伐開始後,岳家軍作爲主力,就沒有絲毫保留,一直打到金人腹地,可以說北伐形勢一片大好。高宗趙構見此情形,心中開始發慌,因爲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命人祕密通知張俊,讓張俊適時撤軍。

就這樣,張俊撤軍並未知會岳飛,待張俊撤軍後,岳家軍成爲了深入敵陣的孤軍,金兀朮甚至比岳飛更先知道張俊撤軍的事情,所以在張俊撤軍的同時,他就組織兵力越過岳家軍的主力部隊,將岳家軍大本營給圍了起來,試圖將岳飛殺死在營地之中。

不得不說金兀朮還是很懂兵法的,深知擒賊先擒王這個道理,只要岳飛一死,岳家軍羣龍無首,也就不成威脅了。可惜他低估了岳飛的能力,也低估了岳家軍的勇猛。即便此時岳家軍大本營兵力不多,金兀朮一連10次衝鋒都沒能攻下岳飛大營。不過此時岳家軍也是損失慘重。

就在雙方膠着之時,楊再興主動請命出營對戰,目的是殺入金兀朮的陣地,將金兀朮擒獲,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勇猛的楊再興率領百人小隊便將金兀朮殘部擊垮,可惜金兀朮躲了起來。最終楊再興負傷回營,而金兀朮則逃回金人大本營。

這次交戰,趙構得知後,並沒有派兵增援,只是給了岳飛一封嘉獎信,此時岳飛已經明白,解此危局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與岳家軍主力匯合。不過這個條件看似容易,實則艱難,畢竟他們都在金人的腹地之中。

爲了與岳家軍主力部隊取得聯繫,岳飛命楊再興率300偵察兵在前方探路,自己則帶領殘餘部隊在後方行進。七月十三日,在岳飛即將靠近主力部隊之時,重整旗鼓的金兀朮率領12萬大軍,向岳飛駐地進發。最先碰到的自然是楊再興的300人偵查小隊。面對12萬大軍,楊再興知道此時若是自己臨陣脫逃,身後的岳飛及岳家軍必將遭受滅頂之災,所以他命人返回報信之後,就毅然決然的站在了12萬金人大軍身前。

這一仗可以用悲慘來形容,以300人對陣12萬人,任誰都絕無取勝的可能,所以楊再興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只希望爲岳飛和岳家軍爭取一些時間。勇猛異常的楊再興如戰神降世,擊殺了金人一個萬夫長和數個千夫長、百夫長之後,因體力不支,被亂箭射死。

這一戰,楊再興的300人偵查小隊全軍覆沒,而他們面對12萬大軍,還是擊殺了2000餘金人將士,1:7的戰損比,絕對對得起岳家軍的旗號。而且這一戰也爲岳飛爭取了時間,可惜的是岳飛逃過了此劫,卻沒逃過秦檜、張俊等人的暗算。#岳飛#楊再興#岳家軍收藏

在岳飛北伐之前,趙構南下的過程中,宋朝江山內部也極爲混亂,不少人自行組建勢力,佔山爲王,雖然其中很多人的初衷是爲了自保,可享受到權力的味道之後,這些流寇越做越大,這讓趙構也很是擔憂,於是便派岳飛出兵剿匪。在諸多匪患之中,尤以曹成勢力最大,手下兵力高達十萬。因此岳飛將曹成作爲首個征討對象,此時楊再興便在曹成的麾下效力。

與訓練有素的岳家軍相比,曹成一方雖然人數佔優,可真的打起來,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岳家軍的戰果。不過岳飛並未對這些人趕盡殺絕,因爲他知道此時的宋朝正需要補充兵力,以此來對抗南下的金人。所以雖然雙方實力懸殊,岳飛對曹成等人還是以勸降爲主。多次勸說未果後,岳飛才命部下帶兵殲敵。

剿匪的過程中,岳家軍中實力排行第五的大將韓順夫因爲輕敵被曹成部隊擊敗,不過此時韓順夫並未吸取教訓,因爲在他眼裏,曹成一方都是烏合之衆,自己的失敗也純屬偶然,所以他沒有總結失敗教訓,反而繼續飲酒作樂,完全沒有岳家軍該有的樣子。如果岳飛知道此事,韓順夫難逃軍法處置。

不過楊再興沒有給韓順夫這個機會,也可以說他挽回了韓順夫的面子,讓他死在了戰場上,而不是死在了軍法下。韓順夫首次戰敗後,楊再興就率兵追擊,最終攻入韓順夫的營帳,將韓順夫殺死。

這次岳家軍的失敗,也讓岳飛感到震驚,在他得知韓順夫的輕敵行爲之後,震驚變成了憤怒,他覺得只要岳家軍不輕敵,楊再興斷無勝利的可能性。於是便讓弟弟嶽翻領兵再戰楊再興。沒成想認真備戰的嶽翻也敗於楊再興之手,被楊再興斬於馬下。此時岳飛才明白過來,楊再興確有領兵之才。

兩次失利之後,岳飛派出了手下親信張憲,最終張憲率領精銳部隊將楊再興擊潰,並遵照岳飛的要求,將楊再興活捉。楊再興被壓到岳飛帳中,本就有愛才之心的岳飛,見到器宇軒昂的楊再興,又想到自己北伐正需要這樣的將領,於是將弟弟之死放置一邊,不計前嫌的想要招降楊再興。

楊再興也不是庸人,知道岳家軍的名頭,更知道岳飛的才能,之前各爲其主,現在曹成都已不在,自己也沒有理由在和岳飛爲敵,於是就投降了岳飛,成爲了岳飛麾下一員虎將。

之後不久,岳飛第四次北伐開始,此次北伐,岳飛領兵10萬,與張俊、韓世忠等抗金名將共同出兵,以此陣仗,岳飛覺得光復河山就在此一仗了,可他沒有想到的這一仗在開打之前其實就已經敗了,因爲趙構向張俊等人下了命令,說明了此戰的目的是逼迫金人同意議和,還未開打就已經認慫,這樣的仗有怎麼可能勝利。

不過趙構的計劃岳飛並不知曉,或者說他即便知曉也不願這樣做,所以第四次北伐開始後,岳家軍作爲主力,就沒有絲毫保留,一直打到金人腹地,可以說北伐形勢一片大好。高宗趙構見此情形,心中開始發慌,因爲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命人祕密通知張俊,讓張俊適時撤軍。

就這樣,張俊撤軍並未知會岳飛,待張俊撤軍後,岳家軍成爲了深入敵陣的孤軍,金兀朮甚至比岳飛更先知道張俊撤軍的事情,所以在張俊撤軍的同時,他就組織兵力越過岳家軍的主力部隊,將岳家軍大本營給圍了起來,試圖將岳飛殺死在營地之中。

不得不說金兀朮還是很懂兵法的,深知擒賊先擒王這個道理,只要岳飛一死,岳家軍羣龍無首,也就不成威脅了。可惜他低估了岳飛的能力,也低估了岳家軍的勇猛。即便此時岳家軍大本營兵力不多,金兀朮一連10次衝鋒都沒能攻下岳飛大營。不過此時岳家軍也是損失慘重。

就在雙方膠着之時,楊再興主動請命出營對戰,目的是殺入金兀朮的陣地,將金兀朮擒獲,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勇猛的楊再興率領百人小隊便將金兀朮殘部擊垮,可惜金兀朮躲了起來。最終楊再興負傷回營,而金兀朮則逃回金人大本營。

這次交戰,趙構得知後,並沒有派兵增援,只是給了岳飛一封嘉獎信,此時岳飛已經明白,解此危局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與岳家軍主力匯合。不過這個條件看似容易,實則艱難,畢竟他們都在金人的腹地之中。

爲了與岳家軍主力部隊取得聯繫,岳飛命楊再興率300偵察兵在前方探路,自己則帶領殘餘部隊在後方行進。七月十三日,在岳飛即將靠近主力部隊之時,重整旗鼓的金兀朮率領12萬大軍,向岳飛駐地進發。最先碰到的自然是楊再興的300人偵查小隊。面對12萬大軍,楊再興知道此時若是自己臨陣脫逃,身後的岳飛及岳家軍必將遭受滅頂之災,所以他命人返回報信之後,就毅然決然的站在了12萬金人大軍身前。

這一仗可以用悲慘來形容,以300人對陣12萬人,任誰都絕無取勝的可能,所以楊再興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只希望爲岳飛和岳家軍爭取一些時間。勇猛異常的楊再興如戰神降世,擊殺了金人一個萬夫長和數個千夫長、百夫長之後,因體力不支,被亂箭射死。

這一戰,楊再興的300人偵查小隊全軍覆沒,而他們面對12萬大軍,還是擊殺了2000餘金人將士,1:7的戰損比,絕對對得起岳家軍的旗號。而且這一戰也爲岳飛爭取了時間,可惜的是岳飛逃過了此劫,卻沒逃過秦檜、張俊等人的暗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