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腹痛,通常沒有很明確的疼痛點,而是一片,孩子常說不出具體疼的位置,而且疼痛位置不固定,疼痛時間有時長有時短,最主要的腹部肌肉基本不會出現肌緊張,也就是硬硬的像塊石頭一樣的情況。

肚子疼有好多種

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來大致判斷一下孩子的肚子疼是怎麼回事兒,也爲我們在處理孩子肚子疼方面提供一些經驗,對於不同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1、從年齡判斷

1歲以內的孩子肚子疼多半是腸套疊,3歲左右的孩子腸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學齡前兒童肚子疼多是由蛔蟲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

2、從性質判斷

孩子肚子疼得不能動,多爲急性炎症,如闌尾炎、膽囊炎等;肚子疼呈絞痛樣,多爲蛔蟲症、尿路結石等;撕裂性肚子疼,常見於內臟穿孔,如胃和膽囊穿孔。

3、從部位判斷

疼痛位於中上腹的多見於胃病;右上腹疼痛多見於肝、膽疾病;中下腹疼痛多爲腸道疾病;整體腹疼痛多爲臟器病變穿孔或出血;臍周疼痛多爲小腸疾病;右下腹疼痛多爲闌尾炎。

手把手教您學習推拿方法

一般家庭保健推拿用以治療的小兒腹痛主要是指功能性的小兒腹痛,器質性的腹痛應在積極治療疾病的同時配合小兒推拿輔助治療。

第1步:補脾經200次

位置:拇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將小兒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側面從指尖一直推到指根,稱補脾經。推100~300次。

第2步:清肝經200次

位置:在食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旋推爲補,稱補肝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爲清,稱清肝經。補肝經和清肝經統稱爲推肝經。肝經宜清不宜補。推100~3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

第3步: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又叫魚際交。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中指揉,稱揉小天心。揉100~300次。

要領:揉法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爲每分鐘200~300次。

第4步:揉一窩風100次

位置:在手腕背側,腕橫紋中央。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指端揉,稱揉一窩風。揉100~200次。

要領: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每分鐘大約200~300次。

第5步:退六腑100次

位置:在前臂尺側(小指側),自肘關節至腕橫紋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稱退六腑。推100~2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爲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第6步:推三關100次

位置:在前臂橈側(拇指側),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用拇指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爲每分鐘200~300次。

第7步:揉天樞200次

位置:肚臍旁2寸(約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個。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別點按在兩側的天樞穴,輕輕地按揉,揉100~200次。

要領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每分鐘爲200~300次。

第8步:摩腹5分鐘

位置:腹部中間,肚臍周圍。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環指指肚附着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移動摩擦。以掌撫摩者稱掌摩法,以指撫摩者稱指摩法。

操作:用手掌或三指併攏按在腹部輕輕地摩動,順時針摩5分鐘。

要領:用力要輕柔適當,速度宜均勻協調,操作頻率爲120~160次/分。指摩可稍輕快,掌摩可稍重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