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00年前后,鸣条之战爆发,商汤率部攻灭夏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

商汤建立商朝后,吸取暴君夏桀的教训,重用贤臣,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汤在位三十余年后病逝。商朝的继位顺序是先兄终弟及,没有弟弟了再由子辈继承。商汤没有弟弟,长子太丁又早逝,因此商汤死后由他的二儿子外丙继位。三年后,外丙去世,由其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时间也不长,四年之后也去世了。

这时,开国元老、辅佐三代国君的伊尹联合百官,拥立了太丁的儿子太甲继承了王位。

太甲即位之初,虽然没有大的功绩,但是能够接受伊尹的劝导,遵守祖训,遵守法度,做事颇有章法,也愿意听从伊尹等辅政大臣的教导,君臣和洽,朝政平稳。

随着太甲当商王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开始排斥伊尹等人的教导,开始变得不理朝政,不尊法度,沉迷酒色,对百姓横征暴敛。而面对伊尹的指责,他不屑一顾,还嘲讽伊尹乃是奴隶出身,不配教导自己。

伊尹不断的劝谏,太甲却置之不理,双方矛盾越来越大。面对屡教不改的太甲,伊尹忍无可忍,为了保全商汤打下的江山,他联合百官,将太甲驱逐下台,遣送到商汤的墓地桐宫为祖先守墓。

太甲被驱逐后,伊尹没有再拥立商王,而是自己带商王治理朝政。同时,他暗中让守卫商汤墓的老臣子找机会教育太甲,感化太甲。

守墓人每天都对太甲讲商汤以前的事迹,讲他是如何的礼贤下士,是如何的重用贤能,是如何的广施仁政,是如何的爱民如子。又讲夏桀是如何的暴虐,是如何的沉迷酒色、重用奸佞,最终尽失人心,导致夏朝灭亡。

日复一日的教育,静下心来的太甲逐渐被感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太甲感到十分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遵守法度,和善待人。

而伊尹也在始终关注着太甲。太甲被流放三年后,伊尹亲率文武百官前往商汤墓地,要将太甲迎回商都,恢复了太甲的王位。

伊尹对太甲说:“国家的治理不能没有国王,现在大王您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错误,所以现在我们要重新立您为王,我要将朝政交还与您。”

太甲则是对着伊尹痛哭流涕,拒绝着说:“我以前年少无知,不谙世事。不能听从您的教导,沉迷酒色,败乱朝政,这都是我自己招惹来的祸端,现在能在这里看守祖上就很幸运了,不敢再有其他奢求。”

伊尹则是再次劝说:“大王能够改过自新,这是国家之幸,百姓之幸,国家不能没有大王,人民也需要大王,只要大王能够施仁政,就能得民心,增进德行修养,效法先王商汤,百姓生活会越来越好,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这样,太甲接受了伊尹的迎接,回到商都,再次为王。再次为王的太甲,历经三年的守墓生活,变得更加沉稳与仁义。他重用伊尹等贤臣,遵守商汤定制下的法度,爱民如子,虚心纳谏,广施仁政,在伊尹等贤臣的辅佐下,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繁荣时期。

桐宫悔过三年,再次为王的太甲在其后的执政岁月里,修德厚生,终成一代明君。而作为拥护、流放、再拥立太甲的开国功臣、四朝元老伊尹见到太甲成为如此贤明的君主,心中开怀,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颂他,称他为太宗。孟子尊太甲为商朝的"圣贤之君"之一。

太甲在位23年后病逝,传位给了儿子沃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