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00年前後,鳴條之戰爆發,商湯率部攻滅夏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商朝。

商湯建立商朝後,吸取暴君夏桀的教訓,重用賢臣,廣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湯在位三十餘年後病逝。商朝的繼位順序是先兄終弟及,沒有弟弟了再由子輩繼承。商湯沒有弟弟,長子太丁又早逝,因此商湯死後由他的二兒子外丙繼位。三年後,外丙去世,由其弟弟仲壬繼位。仲壬在位時間也不長,四年之後也去世了。

這時,開國元老、輔佐三代國君的伊尹聯合百官,擁立了太丁的兒子太甲繼承了王位。

太甲即位之初,雖然沒有大的功績,但是能夠接受伊尹的勸導,遵守祖訓,遵守法度,做事頗有章法,也願意聽從伊尹等輔政大臣的教導,君臣和洽,朝政平穩。

隨着太甲當商王的時間越來越長,他開始排斥伊尹等人的教導,開始變得不理朝政,不尊法度,沉迷酒色,對百姓橫徵暴斂。而面對伊尹的指責,他不屑一顧,還嘲諷伊尹乃是奴隸出身,不配教導自己。

伊尹不斷的勸諫,太甲卻置之不理,雙方矛盾越來越大。面對屢教不改的太甲,伊尹忍無可忍,爲了保全商湯打下的江山,他聯合百官,將太甲驅逐下臺,遣送到商湯的墓地桐宮爲祖先守墓。

太甲被驅逐後,伊尹沒有再擁立商王,而是自己帶商王治理朝政。同時,他暗中讓守衛商湯墓的老臣子找機會教育太甲,感化太甲。

守墓人每天都對太甲講商湯以前的事蹟,講他是如何的禮賢下士,是如何的重用賢能,是如何的廣施仁政,是如何的愛民如子。又講夏桀是如何的暴虐,是如何的沉迷酒色、重用奸佞,最終盡失人心,導致夏朝滅亡。

日復一日的教育,靜下心來的太甲逐漸被感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太甲感到十分內疚,決心痛改前非,開始在桐宮遵守法度,和善待人。

而伊尹也在始終關注着太甲。太甲被流放三年後,伊尹親率文武百官前往商湯墓地,要將太甲迎回商都,恢復了太甲的王位。

伊尹對太甲說:“國家的治理不能沒有國王,現在大王您認識到了自己以前的錯誤,所以現在我們要重新立您爲王,我要將朝政交還與您。”

太甲則是對着伊尹痛哭流涕,拒絕着說:“我以前年少無知,不諳世事。不能聽從您的教導,沉迷酒色,敗亂朝政,這都是我自己招惹來的禍端,現在能在這裏看守祖上就很幸運了,不敢再有其他奢求。”

伊尹則是再次勸說:“大王能夠改過自新,這是國家之幸,百姓之幸,國家不能沒有大王,人民也需要大王,只要大王能夠施仁政,就能得民心,增進德行修養,效法先王商湯,百姓生活會越來越好,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

這樣,太甲接受了伊尹的迎接,回到商都,再次爲王。再次爲王的太甲,歷經三年的守墓生活,變得更加沉穩與仁義。他重用伊尹等賢臣,遵守商湯定製下的法度,愛民如子,虛心納諫,廣施仁政,在伊尹等賢臣的輔佐下,把上至國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井有條,商朝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繁榮時期。

桐宮悔過三年,再次爲王的太甲在其後的執政歲月裏,修德厚生,終成一代明君。而作爲擁護、流放、再擁立太甲的開國功臣、四朝元老伊尹見到太甲成爲如此賢明的君主,心中開懷,特地寫了一篇《太甲訓》的文章來讚頌他,稱他爲太宗。孟子尊太甲爲商朝的"聖賢之君"之一。

太甲在位23年後病逝,傳位給了兒子沃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