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上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多家长就会给孩子买很多课外书。但培养阅读习惯并不是买很多书就有用了,你买那么多书,你的孩子就能自觉去看了吗?因此,家长也还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引导孩子,逐步帮孩子培养阅读兴趣。不过这个步骤极容易出错,培养阅读习惯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很多家长在培养的过程中会使用错误的辅导方法。不同的孩子可能适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平时网络上推荐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未必正确。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书看得足够多,孩子就掌握了阅读能力。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阅读量大并不能说明阅读能力就好。家长买了一大堆书给孩子,书放在那里就不管不顾了,没有督促孩子阅读,又不引导他们阅读。有些本身就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孩子,就自然碰都不想碰那些书啦!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自律性不强,即使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勉强把书看完,如果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思考和沉淀,阅读就没有输出能力,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家长要做好引导工作。孩子在学校的时候也会有阅读课,语文老师也会教一些阅读的方法,但阅读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也无法逐个学生进行引导,因此家长仍需要进一步辅导。家长要帮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找出最适合孩子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优化阅读技巧。

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比较松,孩子心情好,就让他多看些;心情不好,就让他少看些;自己有空就监督孩子,没空就随孩子做什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错误示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阅读方式是很难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好阅读计划,也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就不去辅导和监督孩子,要陪孩子一起执行阅读计划。

那么阅读计划应该怎么做呢?

家长要把阅读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好,在星期一到星期五阅读的时间可以不用安排那么长,因为这段时间学生要上课,腾不出太多时间,一般安排30分钟就比较合适,在周末就可以延长到1小时。阅读的频率可以一周3-5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接着就是安排阅读的书目,各本书的阅读顺序要安排好,不要一下子看这本,一下子看那本,这样对于加深阅读印象是很不利的。最后是安排阅读作业,你可以会给孩子出一些题目,如归纳主要内容,谈谈故事的启发,或者仿写故事等都是可以的,这样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有更明确的目的,阅读起来也会更加专注。

培养阅读习惯也可能存在误区,家长一定要注意,不然你的行为就是把孩子往“坑”里推。

本文编辑:小鱼干

(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