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兒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但相對於對唐朝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父母和兒子,李旦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不強。他雖在兩次登基稱帝,卻並沒能做出出色的政績,所以在史書上的評價並不高。很多人認爲他是過渡性的皇帝,向來謹小慎微,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華。可是分析他第二次登基後的所作所爲,卻發現李旦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平庸,而是有着極爲深沉縝密的心思。他的這一特質與唐高宗李治很像,表面上的態度都是演戲給朝廷看,而暗地裏的安排才顯露出其腹黑的一面。

李旦可以說是歷史上少有的戲精皇帝,在謹小慎微的政治姿態下面,藏着深沉縝密的政治謀劃。他的政敵往往被他演戲的面孔所迷惑,而忽略了他的皇帝身份,從而在政治上露出致命的破綻。太平公主就是其中的典型,她正是被李旦寵愛妹妹的態度所欺騙,才暴露了把持朝政謀求篡位的野心,最終也一步步地走上了敗亡的道路。可以說李隆基能夠從太平公主手中奪回朝廷大權,完全是因爲有李旦這樣的父親在幕後策劃的結果。否者以他年輕氣盛而又羽翼未豐狀態,是很難在太平公主的勢力中翻盤的。

唐隆政變之後,韋后亂黨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拔掉,李旦被擁立上位成爲皇帝。李旦上位後在長子李成器和朝廷大臣的支持下立李隆基爲皇太子,於是李隆基開始介入朝廷政治。而太平公主則招攬了韋氏和武氏的殘餘勢力,使得自己勢力極具膨脹,也開始把持朝政。於是爲了爭奪朝政主導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之間發生政治鬥爭,最終引發了先天政變。在這個過程中,太平公主的勢力無疑是最強大的。他得到了以武氏爲首的外戚門閥集團的支持,大量朝廷大臣投靠,最強時朝廷七名宰相中便有五名出自她門下。

在把持了唐朝政務後,太平公主又開始謀求更換太子,廢掉李隆基的皇太子地位,爲她謀朝篡位做準備。她甚至派人在朝中散步李隆基的流言,並在宣政殿光範門內攔截宰相,逼其表態更換太子。幸好有姚崇和宋璟兩位宰相堅定的支持李隆基,才讓太平公主的陰謀未能得逞。

面對太平公主的步步逼近,李旦表現的卻非常淡定。他對太平公主的寵愛和縱容如初,任何政務都是先問太平公主,然後再問李隆基。李旦與宰相談話時,太平公主躲在帷幕後面偷聽,這是完全沒有對其保密的態度。這使得太平公主更加的囂張跋扈,真可謂不可一世。

從這些表現來看,李旦對太平公主的寵愛和縱容完全失去了皇帝應有的立場,也是太平公主得以權傾朝野的原因之一。可是從政治鬥爭的角度看,李旦失去了皇帝的威嚴和麪子,卻穩固了自己的皇位。李旦支持太平公主,是通過太平公主的勢力來剪除韋后和武三思在朝中的殘餘,這樣一來朝廷中將空出大量的官位。然後他通過昭雪冤案的操作,爲唐中宗李顯時期被韋后和武三思迫害的官員平反,這些官員回到朝廷後便成爲他的支持者。有了這些官員的支持,李旦的皇位便穩固下來,才能掌握一定的朝中話語權。

除此之外,李旦通過安排朝中官員職位,清除了朝中韋氏亂黨的殘餘和武則天的影響力,削弱了外戚門閥集團在朝中的整體力量。然後他通過在關鍵職位上安排忠於自己的官員,把人事、財政、軍隊的權力掌握在手中。比如姚崇和宋璟擔任了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主持文武官員的選任。他又重整北衙禁軍,將萬騎軍和羽林軍中可疑的軍官外放出京做官,並且收回了諸王、駙馬等皇族和外戚的軍權,使得北門四大禁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太平公主的勢力以外戚門閥家族的軍官爲主,這麼一來就完全喪失了對皇宮軍權的掌控。

李旦處理這些政務的時候很有技巧,看似把朝中位高權重的職位都交給了太平公主的人,但最爲關鍵的幾個職位卻被自己的人掌握。在表面上看來,太平公主權傾朝野,朝廷之中幾乎都是依附於她的官員。但是這些官員卻無法直接執行政務,需要經過繁瑣的朝廷程序,這實際上被捆住了手腳。太平公主在朝廷中雖然人多勢衆,但離開朝廷程序卻無法發號施令,實際上是被架空了。而最關鍵的權力卻掌握在李旦和李隆基手中,使得李隆基的黨羽逐漸增多,在朝廷中形成了對太平公主勢力的挑戰。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旦表面上仍舊是一副寵愛和縱容妹妹的態度,對太平公主言聽計從,使其在朝中的黨羽完全暴露出來。太平公主對李旦的手段毫無察覺,自以爲人多勢衆,卻不知道陷入了對方的漁網之中。當她想要操縱朝廷廢掉李隆基時,卻發現每個政治程序都走不通,都有姚崇和宋璟這樣的人來阻擋。如果事情鬧到李旦面前,李旦又會一邊和稀泥,一邊找人背黑鍋,讓太平公主有力無處使。事情鬧到最後往往不了了之,李隆基的太子位卻逐漸穩固,到頭來反而對太平公主的勢力形成威脅。

比如在太平公主在宣政殿光範門逼宰相上書更換太子的事情上,姚崇宋璟就出面主檔。然後姚崇宋璟上書彈劾太平公主,請求將太平公主遷到東都洛陽,剝奪其議論朝政的權力。接着李旦和李隆基父子演出了一場好戲,讓姚崇宋璟獲罪貶官外放。從表面上看似乎李旦向太平公主妥協,李隆基也對其服軟。但實際上卻讓太平公主無法繼續構陷李隆基,因爲將姚崇宋璟貶官的意見是李隆基提出的。姚崇宋璟被貶官後,很快就離開了長安,這實際上是對他們的保護。就算太平公主事後想要報復,都找不到對象。

李旦不但通過演戲糊弄住了太平公主,還在政治上打太極推手,將太平公主玩弄於股掌之中。當時天上出現了彗星現象,太平公主便以彗星不吉爲由,要求更換太子,並派術士向李旦進言。李旦在這個事情上打太極,還拿唐中宗李顯時候的事情說事。太平公主的意思是皇太子李隆基爲不吉之人,更換太子才天下太平。李旦將其曲解爲,皇帝執政無方,上天告警,應該換皇帝。於是他順水推舟,把皇位禪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去當太上皇了。於是太平公主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把李隆基拉下馬,反倒將其送上皇帝寶座。

當時的李隆基雖然不掌握皇權,李旦仍舊以太上皇身份執政,但地位上卻更加穩固。李隆基當太子時,與太平公主鬥法,還需要顧忌姑侄的關係。可他當了皇帝,那在地位上就是名正言順,太平公主的很多陰謀就用不出來了。因爲李隆基有皇帝位護身,朝中很多依附於太平公主的大臣便改變了態度,站到中立立場進行觀望。這就使得太平公主在朝廷的勢力大爲削減,此消彼長下逐漸掐斷其篡位的可能。而這些佈置都是李旦提前安排好的,太平公主雖然勢力龐大,卻一步步踩入陷阱之中,政治上難以有所作爲。

等到太平公主認爲在政治上無法達成篡位的目的,開始用軍事政變等盤外招時,李旦最終安排下的殺招便動用了。他先是示弱,讓李隆基以皇帝的名義巡邊。實際上是利用這個機會重組軍隊,讓李隆基掌握絕對的軍權。等軍隊重組完畢,李旦便取消巡邊的計劃,將其推遲兩個月。但一個月後,李隆基便派軍隊搶先動手,率萬騎軍和羽林軍突襲太平公主的黨羽,將其一網打盡。等李隆基的軍隊剿滅了亂黨,李旦便降詔太平公主黨羽的罪狀,然後宣佈還政皇帝,歸隱百福殿,頤養天年。於是李隆基策底掌握朝廷大權,成了真正的唐朝皇帝。

在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中,李旦是最沒有皇帝野心的。他兩次上位稱帝,都政治形勢所逼迫。但從個人能力和才華上看,卻是最與李治接近。他不但執政作風與李治即爲相似,喜歡演戲和腹黑的政治手腕也高度雷同。他當皇帝的目的就是爲了收回李唐皇族的皇權,削弱武則天時期扶持的外戚門閥家族。

爲了這個目的,他把演戲的天分發揮到極致,把太平公主玩弄於股掌之中,扶持了李隆基稱帝。只從這方面看,李旦都無愧於兩個皇帝的兒子,其能力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中也是非常優秀的。只是他的父母和兒子太過出色,讓他給人以平庸的錯覺。太平公主野心勃勃,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輸在誰的手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