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納特·盧瑟福稱,快樂是一種與改善健康和幸福有關的情緒,但我們對快樂的癡迷追求是因爲它是失望的根源嗎?

你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每個人都有機會也有理由問自己這個問題,也許你想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或者想找一份更有成就感和安全感的工作,或者想改善健康狀況,但你爲什麼想要獲得這些呢?

答案很可能會被歸結爲一件事:幸福,人類現代文化對幸福的執着追求接近於人們的宗教信仰,這是唯一不需要辯解的行爲理由:快樂是美好的,因爲快樂能使人們的生活積極向上。但是我們能在這種循環推理的基礎上建立我們的生活嗎?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但是人們從生活中獲得的數據非常少。在2010年的一項調查中,美國居民被問及:他們是寧願“取得偉大的成就還是獲得快樂”?有81%受調者表示他們寧願選擇快樂,而僅有13%受調者選擇取得偉大的成就,6%受調者對該提問不確定。儘管幸福是無處不在的目標,但我們卻很難知道如何定義它,或者如何實現它。

人們對幸福的過度追求與更大的抑鬱風險密切相關

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都用來衡量是否與幸福有關,人際關係、工作狀況、家庭生活、身體狀況、飲食習慣讓使感到快樂嗎?如果沒有,你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幸福帶給我們至善至美的感受。在這個邏輯理論中,不快樂則變得非常糟糕,是儘可能要避免的一種令人討厭的感受,有證據表明,人們對幸福的過度追求與更大的抑鬱風險密切相關。

在近期出版的一本新書《啓蒙運動:對幸福的追求》中,作者歷史學家裏奇·羅伯遜指出,啓蒙運動不應被理解爲理性本身價值的增加,而應被理解爲通過理性對幸福的追求。現代決定性的智力力量是關於幸福的,而我們現今仍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的侷限性。

人們很容易認爲幸福是人類視爲最高的至善感受,但事實上人類的價值和情感並不是永久固定不變的,一些曾經被視爲至高無上的價值,例如:榮譽和虔誠,現今其重要性已在現代人類價值觀中逐漸淡化。而像“絕望”(最接近冷漠感)這樣的情緒已完全消失了,我們用於描述人類價值觀和情感的語言,以及情感自身都是不穩定的。

現代幸福感的概念具有實用性,而不是哲學範疇,其聚焦於人們獲得快樂的技巧,關注的不是快樂是什麼,而是如何獲得快樂,我們傾向於從醫學角度將快樂看作悲傷和抑鬱的對立面,這意味着快樂是來自大腦的化學反應,快樂會減少一些使人們悲傷的化學反應,多一些讓人們快樂的化學反應。

傑出的美德倫理學家瑪莎·努斯鮑姆稱,現代社會將幸福視爲:“一種滿足或者愉悅的感覺,將幸福視爲最高至善的感受,依據定義,該觀點賦予心理狀態最高價值。”勵志書籍和積極健康的心理學,將幫助人們開啓幸福鑰匙,使人們擁有健康快樂的心情。但哲學家往往對這種幸福觀持懷疑態度,因爲我們的情緒是短暫的,其原因也不確定,相反,他們問了一個相關性更強、更普遍的問題:什麼是美好生活?

一個答案是人們一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給自己帶來快樂,在某些方面,體驗快樂纔是美好的生活。

將痛苦降低到最小化真的是幸福本質嗎?

但最大化快樂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每個人的生活,即使是最幸運的人,也充滿了痛苦,痛苦地失去,痛苦地失望,受傷或者疾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以及忍受無聊、孤獨或者悲傷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痛苦是人們活着必然遭受的結果。

對於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公元前341-270年)而言,美好的生活是將痛苦降到最低,持續的無痛苦給予我們心靈的平靜,或者說是心神安寧。這個概念與我們現代對幸福的理解有一些共同點,“與自己和平相處”意味着將幸福的人與不幸福的人區分開來,沒有人會想象充滿痛苦的生活也會是美好的生活,但將痛苦降低到最小化真的是幸福本質嗎?

如果生活得很好會增加我們經歷的痛苦呢?研究表明,愛情依戀與幸福有關,但我們從經驗中知道,愛也是痛苦的原因。如果疼痛是必要的,甚至是滿足需要的呢?父母、孩子、伴侶或者朋友的痛苦死亡可以終止關愛他們,或者從你的生活中完全切除與他們的聯繫。但是沒有關愛依附的生活在許多方面是不完整的,即使它可能使我們從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事實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少不了痛苦,例如:熬夜寫小說、拼命地跑馬拉松、忍受巨大痛苦的分娩過程,這都是爲了追求最終獲得歡樂而伴隨出現的痛苦。

伊比鳩魯的幸福觀:擁有善良德行和靈魂的安寧,將痛苦最小化。

伊比鳩魯是古希臘傑出唯物主義和無神論者,痛苦的不可避免,實際上從內心上更加平靜地面對痛苦,接受不可避免的事情,同時儘量減少它帶來的危害,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你也可以將痛苦最小化作爲行動指南,如果寫小說的過程帶給你的痛苦大於完成它所帶來的快樂,那就別寫了,但是如果現在承受一點痛苦就可以防止以後遭受更大的痛苦,例如:爲了避免癌症而選擇戒菸的苦惱,那麼未來遭受更多的痛苦可能是一種因果關係。

伊比鳩魯的幸福觀是成爲一個優秀的“會計師”,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將痛苦最小化。但在現實生活中,會計師對幸福的觀點認知是片面簡單的,無法映射現實生活中幸福與痛苦的真實關係。弗里德里希·尼采在《道德系譜學》一書中指出,我們並非僅僅將忍受痛苦作爲獲得更大快樂的手段,因爲人類並不否認痛苦自身,他們渴望體驗痛苦,甚至尋找它,只要能夠展示痛苦的真實意義,呈現人們受苦的目的是什麼!依據尼采的觀點,痛苦不是通過快樂來減輕的,而是通過認知痛苦的意義而減輕的,他懷疑人們能否找到痛苦的真實意義,讓人們體驗的痛苦更有意義,但他認爲伊比鳩魯對美好生活的觀點是存在缺陷的。

有意義的痛苦生活可能比一個毫無意義的快樂生活更有價值,好像弄清楚什麼是幸福還不困難,我們現在需要明白什麼是有意義的生活。

但如果我們將這個棘手問題放在一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現代觀點認爲,幸福是至善至美的,或者其價值高於所有其他商品價值,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美國哲學家羅伯特·諾齊克提出一個思維實驗來驗證這一點,諾齊克讓我們想象一個“可以給人們任何想要的體驗的機器”,機器會讓你體驗到滿足每一個願望的幸福。你可以成爲一位偉大的詩人,成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乘坐自己設計的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或者成爲當地餐館受人推崇的廚師,但在現實中,你會在生命維持艙中失去意識,因爲該機器讓你相信模擬是真實的,你的選擇是不可更改的。

你要獲得這樣的機器嗎?諾齊克稱,大多數人不會選擇能夠滿足願望的機器,因爲我們想做特定的事,併成爲特定的人羣,而不僅僅是獲得愉悅的體驗,這種假設情形可能看起來很輕率,但是如果我們願意爲了真實的幸福意義,而犧牲無限的快樂,那麼幸福就不是至高的善與美。但如果諾齊克是正確的,那麼81%選擇快樂而不是偉大成就的美國受調者就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不會選擇體驗這種機器。

諾齊克的體驗機器旨在反駁功利主義的基本主張,1826年,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寫下一段典型語錄:“幸福是值得渴求的,也是唯一作爲目的值得渴求的東西。”他在自傳中描述稱,我們現在處於抑鬱性興趣缺失,我們處於一種神經遲鈍的狀態,每個人偶爾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例如:對於享樂或者刺激興奮的事物感到麻木,當你遇到令你情緒愉悅的事情時,卻感到平淡和冷漠。

穆勒無法從生活中獲取快樂,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件壞事,但對穆勒而言,它指向了更令人擔憂的事情。他從一出生起就被教導,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最大化人類的快樂,最小化人類的痛苦。穆勒的父親是古典功利主義哲學家傑里米·邊沁的追隨者,並遵循着邊沁的觀點教育培養穆勒。

邊沁比伊比鳩魯對幸福的理解更深遠,他將幸福作爲個人生活的終極訴求和道德和終極訴求,對邊沁而言,所有的道德、政治和個人問題都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原則來解決——“爲大多數人帶來最大的幸福”,但是如果這是生活的唯一原則,那麼穆勒又如何爲自己的生活辯解,他的生活缺少幸福嗎?

與快樂不同,幸福是通過生活習慣和行爲活動來實現的,而不僅僅通過精神狀態表達出來。

通過自己表現出來的情緒沮喪,穆勒意識到自己深受邊沁功利主義觀點的影響,功利主義觀點是將快樂提升到至上的善,是一種“貪婪的哲學理論”,事實證明,不滿、不快樂和痛苦是人類處境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依據穆勒的說法——“做一個不滿意的人,勝過做一隻滿意的豬。”他仍然堅信幸福是至關重要的,但他也逐漸發現以幸福爲目標的生活,很少會幸福。

相反,穆勒認爲,人們應該以其他事物爲追求目標,而幸福可能是某些追求目標的副產物,這也表明,美好的生活也可能是不開心快樂的生活,他所認識到的正是亞里士多德兩千多年前提出的觀點——相對於過上美好的生活,或者達到所謂的“終極幸福”,轉瞬即逝的快樂是次要的。

希臘語“Eudaimonia”很難轉換爲人類當代詞語概念,一些學者(例如哲學家朱莉婭·安納斯)直接將其翻譯爲“幸福”,而另一些學家更傾向解釋爲“人類興旺發展”,無論最終翻譯成什麼意思,它都與我們現代對幸福的理解形成了鮮明對比。

亞里士多德關於人類興旺發展的觀點是複雜難懂的,因爲它包含了個人滿足、道德品行、優秀、機遇和政治參與度等,與伊比鳩魯對痛苦的“會計觀”或者邊沁對快樂的“貪婪哲學理論”不同,亞里士多德對人類興旺發展的觀點就像他描述人類一樣亂七八糟。

就像現代人類的幸福觀一樣,希臘語“Eudaimonia”的意思是生活的最終目標,但與幸福不同的是,“Eudaimonia”是通過習慣和行動實現的,而不是通過精神狀態,而幸福不是你經歷或者獲得的東西,而是你正在做的事情。

亞里士多德在他編著的《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寫道:“正如不是一隻燕子或者一個晴天形成了美麗的春天,人們的幸福也不是一天或者短時間內實現的。”換句話說,人類興旺發展是聚集畢生的努力,這是人們必須每天通過行動來培養和努力的結果,與功利主義者一樣,亞里士多德認爲,幸福和美德是密不可分的。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美德是一種在兩個極端之間達到中庸地位的一種特徵,例如:在懦弱和蠻勇這兩個極端表現之間有勇敢,在守財奴和揮金如土兩個極端之間有慷慨大方。在兩種極端行爲之間保持平衡是一種美德,但當功利主義者將道德歸結爲幸福時,亞里士多德認爲美德是人們獲得幸福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我不能以無德方式肆意妄爲地生活,但有德也不是通往生活最終目標的捷徑,事實上,道德行爲自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

亞里士多德認爲,什麼因素使一個人快樂,讓某人成爲好人,這兩個問題是無法分離的。哲學家朱莉婭·安納斯稱,高尚道德和美好生活之間的關係是古代哲學的決定性問題,這仍然是我們今天需要探索的問題。

幸福與其說是一種情緒狀態,不如說是我們與他人建立的良好關係。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類之所以成爲高等智慧生物,併成爲地球上的主宰物種,是因爲我們運用了人類特有的思考和推理能力,但思考和推理既是社會活動,也是個人活動,人不是孤立的個體,隱士無法完全體現人類的優良美德,如果社會興旺發展需要具備多種因素,那麼幸福也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實現。幸福與其說是一種情緒狀態,不如說是我們與他人建立的良好關係。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完全保證社會興旺發展,亞里士多德認爲,我們的幸福與命運息息相關,任何個人都無法控制一些事件的發生,例如:戰爭、暗戀、貧窮和全球流行病等,這些事件往往會使隨之而來的幸福成爲不可能。

這種道德運氣的觀點並不會破壞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即使這種追求會讓人們感到沮喪,幸福不是一種可以永久獲得的精神狀態,而是一種我們在不完美環境中磨練出現的實踐。

認識到這一點並不能保證人們擁有美好的生活,但它將驅散永恆滿足的虛幻希望,由於誤解了幸福,現代觀念增加了失望的可能性,任何有價值的生活都不應該以享樂主義或功利主義幸福觀所設定的標準作爲參照,因此一些現代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者註定會因生活的缺陷而幸福破滅。(葉傾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