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農科院糧食作物重大新品種培育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於文靜)“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以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重大需求爲導向,持續加強基礎理論創新、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新品種培育等研究,品種培育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這是記者從中國農科院12日召開的“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介紹說,“十三五”期間,中國農科院選育的作物重大新品種不斷湧現,引領了我國主糧育種方向。優質小麥“中麥578”畝產達到了841.5公斤,高產抗病早秈稻品種“中嘉早17”年推廣達800萬畝,“中單808”連續多年成爲西南地區主栽玉米品種,“中黃13”成爲近30年來唯一推廣面積超億畝的大豆品種。

同時,中國農科院選育出了中谷系列穀子、中綠系列綠豆、中紅系列紅小豆等雜糧新品種,其中“中谷2”米質達到國家一級米標準,成爲山東“龍山小米”、新疆“疏勒小米”等品牌小米的主開發品種。

近年來,隨着農業科技發展,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

專家們認爲,未來我國人均口糧消費將穩中略降,但飼料和工業轉化用糧消費繼續增加,糧食消費總量仍將剛性增長,隨着糧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

萬建民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將加強作物重大新品種培育。圍繞新時期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環境友好、資源高效、優質和高附加值專用,以及適宜輕簡栽培和機械化生產方式等突破性作物新品種。重點培育優質綠色超級稻、優質功能水稻、優質節水小麥、抗赤黴病小麥、耐旱宜機收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優質蛋白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劑大豆等重大新品種。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