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嶺米燒釀造技藝

鏡嶺米燒分佈於新昌縣鏡嶺鎮的民間鄉坊。明末清初,鏡嶺一帶鄉民用自釀酒、酒糟、龍糠等物進行燒製、蒸餾而得的一種優質白酒,俗稱“米燒”。因其酒香中有獨特的醬香,故得名“醬香米燒”。

古時候的釀酒師在釀製黃酒的過程中,發現酒糟發酵8個月以上,再進行燒製蒸餾,產生的白酒味道更香醇濃厚、醬香回甘,度數在53°以上,而白酒循環再燒製出的酒液口感最爲上乘。鏡嶺米燒正因其在酒麴、香糟、釀造技藝上的不同,所燒製出來的白酒只要一入口,就能從口感上明顯感覺出它的獨特風味,其也被譽爲新昌的醬香“茅臺酒”。

鏡嶺米燒的製作過程分爲制曲、浸米、蒸飯、破水、開拔、灌壇、壓榨酒糟、酒糟發酵、蒸餾、封壇老熟等十餘個環節。

新昌縣鏡嶺鎮是有千年歷史的古鎮,釀製白酒在明清時已在鄉間盛行。鏡嶺米燒所在區域在鏡嶺鎮下潘村,下潘村位於鏡嶺鎮南部,東與殿前村相連,南臨興雲村,西接大畈村。村轄下潘、長蛇山、大塘坪3個自然村。

古時,該村與殿前均稱鹿石,上半村多楊姓,下半村多潘姓,潘氏居此最早。解放初,鹿石分設三個村時,取名下潘。宋崇寧丙戊年(1106),潘氏十世祖潘新(1045—1114),名拱辰,字端甫,從澄潭鎮棠村遷此,彩煙楊氏上宅系三十五世直齋於康熙初從回山村遷此。

下潘村還是原鏡屏鄉鄉政府所在地,且極富深厚戲劇底蘊。據《新昌縣文化志》記載,清道光年間,下潘村就有新昌調腔從藝人員26人,“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開場”描寫的就是當年下潘村調腔班社之演出盛況。

樓相堂和潘永乾就是民國時期下潘村調腔演員中的傑出代表,其中樓相堂爲新昌調腔最後一批男旦之一,潘永乾則是新昌調腔有名的司鼓,也是新昌調腔國家級傳承人呂月明的師傅。

(左圖左側爲樓相堂,右側爲潘永乾)

照片提供:席鑫洋

本文由新昌文旅整理編輯,文中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私信小編,我們會及時審覈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