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工信部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指出,2021-2023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將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

《行動計劃》明確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要進一步完善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彰顯融合應用成效、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健全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增強安全保障能力,部署的11個重點任務、44項行動內容和12項保障措施均有時間節點和責任單位,旨在實現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並進,新模式、新業態大範圍推廣,以及產業綜合實力實現顯著提升。

參與《行動計劃》編制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歷經三年多的實踐,在網絡、平臺、安全、數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無論是在企業內外網改造、各行各業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安全態勢感知、全國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構建,還是基於工業大數據支撐的數字經濟運行監測、對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產業鏈監測等等方面,都創新性地開展了大量工作,對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帶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徐曉蘭表示,此次《行動計劃》,圍繞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突破和工業大數據資源體系建設,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全生產行動計劃,形成行業解決方案“共性問題標準化,個性問題定製化”的可推廣、可複製新模式,打造工業互聯網在人才、測試、標準等領域的生態體系建設。

與此前2018-2020年的《行動計劃》相比較,徐曉蘭指出,此次新提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和持續深化“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兩項工作,值得重點關注。

徐曉蘭表示,按照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方案的總體要求,遵循“離工業最近、共用、統管”的原則,在全國選取N個工業企業集聚、兩化融合基礎好的省(市、區)和行業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省級和行業分中心,形成國家中心-分中心“1+N”的體系架構,構建“全國一盤棋”的國家工業互聯網數據資源管理體系。

《行動計劃》表示,到2023年,要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當前,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進展順利,重慶、山東、浙江、湖北、遼寧、江蘇等地分中心建設已全面開展,正積極推動廣東、福建、四川、河南等區域分中心落地。”

徐曉蘭表示,依託《“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加速推進有色、鋼鐵、化工等行業分中心落地,初步構建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

與此同時,徐曉蘭也指出,數據共享缺乏政策支持、數據匯聚困難、應用模式不明確等仍然是分中心建設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

對此,她表示,在工信部的指導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正積極對接各省(市、區)人民政府及各行業主管部門,推動區域行業工業互聯網及工業大數據加快發展;明確數據匯聚要求及技術路徑,建立與產業鏈運行監測、中小企業運行監測、安全生產等監管要求相結合的數據匯聚模式;建立工業APP公共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商店、供需對接平臺、產融平臺等相關應用系統,探索建立分中心落地的應用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