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你的身邊有一位自閉症兒童,你會怎麼辦?

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孩子很可憐,我們要去幫助他們”,可是當我們真的遇到自閉症孩子在公衆場合情緒失控的情況下,我們的做法是“遠遠地走開”和”無情的白眼”,還是“沒關係我們理解”的體恤呢?

廣東衛視有一檔社會行爲觀察類的節目叫《你會怎麼做?》,節目通過還原當下社會熱議的事件,用全方位隱藏拍攝的方式,來觀察普通人的真實反應。

在有期節目中,他們選擇了“自閉症”爲話題,將真實生活中自閉症孩子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通過情景演繹真實地再現了出來。

1

“這樣的孩子趕緊帶出去吧”

這個孩子一進餐廳就被一對情侶注意到了,男士發現了孩子的一些不尋常的行爲,很快就意識到了孩子可能是自閉症。

媽媽帶他在座位上坐下以後,就離開去了洗手間。但孩子並沒有聽話地乖乖坐好,而是立馬就起身開始在餐廳裏走來走去,不停地晃動手掌,嘴裏念着“蛋糕,蛋糕”呵呵傻笑。

在他對面扮演顧客的男演員時不時地用警惕的眼神看向這個孩子。終於,孩子在他面前停下來了,直接一把抓過桌上的蛋糕送到了自己的嘴裏。

這個行爲立刻引發了演員的“不滿”,他開始大聲質問說:“這是誰家的孩子啊?怎麼這麼沒有教養”。

隔壁桌的這位男士立馬就解釋說道:“他應該是有一些自閉,不用太那個(在意)。”

可演員並沒有停止他的責難,一直在不停的詢問孩子的家長在哪裏,此時孩子的媽媽聞聲趕來,一直在給這位顧客道歉並解釋說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

周圍的顧客都表示很理解,但這位男顧客卻並不這麼想,他對着這位母親說到:“家長你這樣的最好是帶孩子出去好不好,這都影響別人就餐的心情了。”

“不會啊,沒關係,我們沒覺得打擾”,這桌情侶很快就否定了這位男顧客的說法,“你問一下後面的年輕人,他們也沒覺得打擾了”。

這位男士也一直在跟他解釋,但男顧客還在堅持說自己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自閉症應該是一個很靜的孩子”。

此時同行的女士也看不下去了,她對這位男顧客說:“你不能這麼說一個孩子呀,你也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這樣,你在外面你是什麼心情。孩子也沒有錯,家長也沒有錯呀。

然後餐廳內其他用餐的人一起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給這位男士換個座位。

就這樣,孩子喫到了蛋糕,母子換了位置,男顧客也得到了賠償,餐廳的這場糾紛在大家的協調下圓滿解決了。

節目之後採訪員問到男士一個問題: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包容自閉症孩子是最好的?

他回答說:我們不需要用嫌棄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也不需要過分關心,就把他當正常孩子一樣就可以了。

“如果今天是你被搶了蛋糕,你會怎麼辦?”

“我會把他叫過來喫,就這麼簡單。”

2

“你可以進來,但是你的孩子不行”

節目組接着來到了廣州,在這裏,一位特殊孩子的母親找到了節目組,表示自己很願意配合參與拍攝。

捷麟是一個大齡自閉症孩子,平時非常喜歡畫畫,可以一個人沉浸在繪畫的世界中很久很久,也極其有天賦。

如今的捷麟已經被社會化得很好了,而教一個孩子瞭解“社會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捷麟的媽媽說,“他以前特別喜歡動,爬上爬下,拿到東西就喜歡丟。我那個時候每天醒來眼前都是一片黑暗”。

母親還說,有一次她帶着捷麟報名參加了一個大型的講學,當他們要進去的時候,門口的人和她說:“你可以進來,但是你的孩子不行”。

雖然是幾年前的事了,可這位母親回憶起來還是忍不住抽泣:“他們不只是怕這個孩子去鬧事,他們甚至覺得這個孩子進了會場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形象”。

“會場周圍就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們就說你這個孩子就應該打他,就是因爲你慣他把他溺愛成這樣,他纔會這麼不聽話”。

在照顧捷麟的這麼多年裏,捷麟的媽媽有很多難以言說的遭遇,所以她非常想要參加這個節目,好讓更多人瞭解自閉症。

節目開始錄製之後,捷麟媽媽帶着小演員走進了一家大型的餐廳,孩子依舊錶現出明顯的行爲問題,伸手就直接去搶男顧客(演員)的食物。

這也立馬引起了演員的憤怒,他開始與孩子發生爭執,抓起孩子的手使勁將托盤扯了過來,並開始大聲斥責母親沒有管好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帶出來幹什麼啊!

即使是母親已經解釋說孩子是自閉症了,他也完全沒有想要理解的意思,仍然對着母子二人發泄自己的怒火。

身邊的一位男士在起身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挺身而出,他開始情緒激動地與這位男顧客爭辯,說“小孩有自閉症你說什麼說啊,你一個大人有沒有素質啊,賠一份給你就是了,有必要這樣說小朋友嗎?”

然後轉身就輕聲讓捷麟媽媽帶着孩子換到其他座位了。

接下來節目組爲了使觀察更客觀,將飾演自閉症兒童的演員換成了年齡較大的孩子。

孩子和演員之間的衝突發出了突兀的聲響,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母親依舊在低聲解釋孩子是自閉症,但男顧客氣憤地說:“我不知道什麼自閉症,反正我知道他出來就會妨礙大家”。

餐廳裏的衆人一時都不知道要如何出手相助,喧鬧的餐廳霎時變得異常安靜。

一段時間以後慢慢地有許多觀望的顧客都向這位母親走過來,有人主動提出來替她賠償蛋糕,有人給這位母親遞紙巾,有人帶着母子離開了拍攝區域,換到距離更遠的位置。

大家都盡其所能,你做一點,我幫一下,做的或許並不多,但對於一個自閉症的孩子,這些或許就足夠了。

現場有一位伸手相助的女士看到這樣的場景也是忍不住潸然淚下,她說:“感覺我們身邊的人應該多點體諒,小孩他是無辜的,他也不知道他自己會幹什麼。”

“太不容易了,雖然我自己還沒做母親,但是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是這樣的話,我肯定會受不了的。”

經歷的事多了,憤怒不會讓我們流淚,但是這種滿滿的愛,柔軟的東西反而會打到我們內心最深的地方。

在這期觀察中,對於自閉症的孩子,大家有寬容、維護、關懷。我們的世界與他們的世界,兩個世界之間的那扇大門,正一點點被打開。

3

其實有愛,我們就無礙

來自星星的孩子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又或者可以說我們距離他們有多遠?如果他們不能走進我們,那麼我們是否可以主動走近他們?

節目中,有幾名顧客將孩子帶離之後,主動地靠近了孩子,買了新的蛋糕陪他一起喫,給他擦嘴、擦手。

沒有嫌棄,沒有害怕,她們對待孩子就像姐姐對待弟弟一般耐心、和藹、親切。在她們看來,走近自閉症的孩子就是這麼簡單。

另一邊媽媽正努力向大家解釋自閉症是什麼,“雖然你不知道自閉症是什麼,我不怪你,但能不能請你換位思考一下......”

這雖然是表演,但是在陪伴自閉症兒子的十九年來,這樣的解釋媽媽不知已經說過多少遍了。

媽媽的哽咽和眼淚,已經超越了當下的演繹。但欣慰的是,這次,有她們。

一聲接一聲的謝謝,不僅是感謝,更是感動。

沒有距離,這是媽媽最想看到的。其實有愛,我們就無礙。

大班長說

自閉症並不是僅僅是大屏幕裏“天才奇蹟”的故事,更是現實中困難重重的真實生活。

僅在中國,自閉症患者就多達164萬,他們的生活並非都如電影裏那般美好。

社會需要了解他們,而他們也需要走近社會。

因爲心智障礙人士屬於一個從外表上不易被察覺到的羣體。所以有時他們在真正需要幫助和關愛的時候,反而不易被大衆理解與尊重。

這也就導致了太多心智障人士被迫呆在家裏,成了社會的“隱形人”,而這些家長們也會有選擇地進入公共空間。

因爲他們受過傷害,所以有一個固化的認識:我和我的孩子出現在任何公共空間裏,別人都會戴着有色眼鏡來看我們。

但今天這位媽媽爲何會感動到落淚,或許是因爲她重新鼓起了勇氣,重新開始相信,這個世界上,懷着一顆公平心,禮貌對待她兒子的其實大有人在。

這個節目叫《你會怎麼做》,一說到“你會怎麼做”,我們一般都會想到專業、技巧,但其實不是。

對人的關愛、你有沒有愛心、內心有沒有一種柔軟又堅定的力量,決定了你能怎麼做,你有沒有勇氣怎麼做。

“我們需要這個社會的接納。只有整個社會都能很平靜地接受他們的這種差異和不一樣,那麼我們的未來纔可能會更爲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