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看法,發生了重大改變,特別是阿拉伯國家裏面的遜尼派國家,他們就認爲以色列是不可戰勝的,放棄了與以色列繼續作對的想法,打算與以色列和平相處。

1977年11月,中東發生了一起歷史大事件,當時阿拉伯聯盟的領導者埃及,做出一個史無前例的舉動,對以色列展開了訪問,成爲了第一個訪問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此舉意義非常重大,相當於承認了以色列的存在。要知道,從以色列建國開始,阿拉伯國家都沒有把以色列當成一個國家,他們想的事情,就是去消滅以色列,趕走猶太人。

結果,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阿拉伯聯盟的領導者埃及,卻主動向以色列發出了示好信號,對以色列展開了訪問,承認了以色列的存在,這絕對是一件令人非常震驚的事情。據瞭解,在埃及訪問以色列的消息傳開後,許多阿拉伯國家都非常不滿,甚至因此將埃及從阿拉伯國家聯盟裏面驅逐了出去。

可以說,訪問以色列的決定,讓埃及丟失了“阿拉伯大哥”的地位,這嚴重損害了埃及的政治影響力。爲什麼埃及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這主要就是因爲,埃及想拿回西奈半島!前面我們就說了,在軍事較量中,阿拉伯國家完全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那麼阿拉伯國家的損失,還會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埃及想拿回被以色列搶佔的領土,除了向以色列示弱之外,別無他法。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埃及對以色列展開訪問,向以色列示弱之後,以色列便與埃及簽署了“戴維營合約”,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埃及只通過對話,就把西奈半島給拿了回來,這對埃及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但這對阿拉伯世界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因爲這涉及到了根本性的原則問題,有點背叛阿拉伯世界的意思。

畢竟,被以色列搶走領土的阿拉伯國家,並非只有埃及一個,巴勒斯坦、約旦和敘利亞,他們都被以色列搶走了大片領土。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也沒有向以色列示弱,他們依然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奪回被搶走的領土。可以說,埃及的舉動開了一個壞頭,這嚴重打擊到了阿拉伯國家收復失地的積極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埃及這種做法,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唾棄,但是暗中認可這種做法的阿拉伯國家,還是有不少。比如說:許多遜尼派國家就認同與以色列和平相處的觀點,不想再與以色列戰鬥了。遜尼派國家都比較溫和,他們不像什葉派國家那麼激進,所以他們比較厭倦戰鬥。事實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遜尼派國家都慢慢脫離了風暴中心,停止了與以色列的鬥爭。

仍堅持與以色列戰鬥的國家,基本上就只剩下伊朗、敘利亞和黎巴嫩等什葉派國家了。而第五次中東戰爭,其實就是以色列與阿拉伯什葉派國家的一場戰爭。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第五次中東戰爭,看在這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都有些什麼樣驚人表現。

第五次中東戰爭的時間是在 1982年6月6日至9月29日,這場戰爭的起因是,以色列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殺害,以色列爲報復和瓦解“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而發動的一場戰爭。前面我們就說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敘利亞、約旦和黎巴嫩等國,爲幫助巴勒斯坦收復失地而建立的一個武裝組織,而敘利亞就是這個組織的領導者,所以在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時候,敘利亞也被捲了進來。

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主要據點,設立在黎巴嫩境內,所以以色列想打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就得向黎巴嫩宣戰,對黎巴嫩下手。因此第五次中東戰爭,其實也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敘利亞和黎巴嫩之間的戰爭。據瞭解,自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之後,以色列就一直寢食難安,因爲這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經常找以色列的麻煩,對以色列發動襲擊,這讓以色列非常頭痛。

所以以色列老早就想收拾“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了,爲“以色列駐英國大使報仇”,不過就是以色列找的一個藉口。有資料顯示,從1981年開始,以色列就在謀劃對黎巴嫩的戰爭,企圖消滅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主力和總部,並推翻黎巴嫩政權,扶植親以政權。爲此,以色列還專門制定了一個“總體作戰計劃”。

1982年4月,英阿“馬島戰爭”爆發,成爲了全球焦點,吸引了各國的注意力。以色列便認爲,這是一個絕佳時機,於是他們就在6月6日的時候,對黎巴嫩發起了突襲。至此,第五次中東戰爭全面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以色列出動了10萬大軍、3000輛坦克裝甲車、400架飛機、以及艦船20餘艘。

而當時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卻只有約2.5萬人,就算加上黎巴嫩政府軍的2.3萬人和敘利亞軍隊的3萬人,阿拉伯聯盟的總兵力也才只有將近8萬人。所以在這次戰爭中,阿拉伯聯盟註定了就是捱打一方。因爲以色列早就做好了進攻黎巴嫩的打算,所以在戰爭爆發後,以色列並迅速掌握了優勢。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先是出動空軍部隊,空襲了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巴解游擊隊基地。然後,又派出地面部隊,從西、中、東三路向巴解游擊隊發起了進攻。其中,西路就是以軍的主攻方向,中路是以軍的助攻方向,東路是以軍的牽制方向。在西路戰線中,以色列派出了5個多旅的兵力,經過一系列的猛烈攻勢,在6月13日的時候,以軍便進入了貝魯特東區,幷包圍了貝魯特西區。

在攻擊黎巴嫩的過程中,以色列的進展十分順利,唯一出現波折的地方,就是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戰鬥。以色列想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們就必須要打掉貝卡谷地的敘軍防空基地,而爲實現這個目的,以色列便與敘利亞爆發了大規模空戰,即“貝卡谷地的空戰”。

根據相關資料形勢,以色列在這次空戰中,投入了96架軍機,其中還包括了F-15和F-16等先進機型。而敘利亞方面則出動了60餘架米格-21和米格-23戰機。雖然以色列最終憑藉強大優勢,打贏了這次空戰,但他們自己也損失了不少的戰機。根據蘇聯的可靠史料顯示,以軍在這次空戰中,就損失了近20架飛機,其中還有3到4架是F-15戰機。

在解除了敘利亞的威脅後,以色列便又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西路戰線上面,準備攻佔貝魯特西區。1982年6月14日,以軍對貝魯特西區發起猛攻,並很快控制了國際機場,以及理學院大樓。6月18日,以軍向巴解游擊隊展開勸降,讓其放下武器,離開貝魯特,這遭到了巴解游擊隊的拒絕。於是在6月22日的時候,以軍便再次對貝魯特西區發起了猛攻,打算徹底消滅巴解游擊隊。

爲了抵擋以軍的進攻,巴解游擊隊展開了頑強抵抗,通過肉搏巷戰的方式,與以軍糾纏到了一起,這導致戰爭陷入膠着狀態。在發現無法通過武力,解決巴解游擊隊之後,以色列就打算通過政治談判,讓巴解游擊隊撤離貝魯特西區。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以色列又幹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情,搞了一次“巴勒斯坦人大屠殺”(貝魯特大屠殺),這引起了全球轟動。

1982年9月16日,以色列指揮黎巴嫩長槍黨民兵組織,對貝魯特西部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進行“淨化”,這導致大量的無辜平民給殺害。據不完全統計,遇害的無辜平民大概在762人至3500人左右,他們大多都是巴勒斯坦人和什葉派穆斯林。對於這種事情的發生,不僅國際社會感到震驚,就連猶太人也感到很震驚。要知道,“猶太人大屠殺”纔過去幾十年,結果當年的屠龍勇士,自己卻變成了惡龍,這讓大部分猶太人都能接受。

據悉,在“貝魯特大屠殺”發生之後,以色列國內就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有大約40萬以色列人走上街頭,對當局的暴行展開了譴責。在以色列的歷史上,還沒來沒有出現過如此激烈的民衆憤怒。最終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以色列便加快了談判工作,並在9月29日的時候,選擇撤軍。至此,第五次中東戰爭結束。

簡單總結一下,第五次中東戰爭可以說是以色列主動挑起的一場戰爭,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只是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並沒有取得戰略上的勝利。首先,他們瓦解“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目標沒有達到,其次,因爲“貝魯特大屠殺”,以色列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同時更加堅定了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的信念。如今以色列會經常遭到武裝組織的襲擊,與第五次中東戰爭脫不了關係。

關注我不迷路,爲你精講更多戰爭和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