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已有2萬餘個銀行網點通過國家標準認證 佔全國網點總量11.3% 

根據最新披露,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已有25325個銀行營業網點通過國家標準認證,佔銀行網點全國總量的11.3%。

近日,《中國金融標準檢測認證白皮書(2020)》披露了金融標準領域多項最新數據。這份白皮書在人民銀行科技司指導下,由中金國盛聯合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和認證中心等多家機構共同編著。

根據上述白皮書,目前,已有850款金融客戶端軟件完成標準認證。通過認證的金融客戶端軟件,在身份認證、邏輯安全、安全功能設計、密碼算法及祕鑰管理、數據安全等方面均達到了標準要求。

已有2000餘款金融客戶端軟件申請認證 根據白皮書,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已有超過2萬個銀行營業網點通過認證,是2019年的1.7倍。

銀行業網點服務認證始於2016年,依據《銀行業網點服務基本要求》(GB/T32320-2015)、《銀行業網點服務評價準則》(GB/T32318-2015)兩項金融國家標準開展。

2016年,中金國盛率先在杭州地區開展認證試點。當前,獲證網點以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爲主,農商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認證普及率較低。

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中,海南、陝西、雲南、天津、北京五省市網點認證覆蓋率均超過20%,青海、河南、吉林、西藏的銀行網點認證覆蓋率不足1%。

2019年和2020年標準實施調研結果均顯示,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認證完成對標達標的銀行網點,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及風險防控能力同步增強。

除了銀行網點認證之外,金融科技產品認證也值得關注。2019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發佈金融行業標準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實保障客戶端軟件安全。相關部門通過建立金融科技產品認證體系,將客戶端軟件、條碼支付受理終端、聲紋識別系統和雲計算平臺等11種金融科技產品納入國家統一推行的認證體系(簡稱國推認證),以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實施爲手段,強化金融科技安全與質量管理。

自金融科技產品認證推出以來,商業銀行、證券保險、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已對2000餘款客戶端軟件提出認證申請,850款已完成認證,其中202款通過認證後已獲互聯網金融協會採集並通過認證客戶端軟件備案公示。

通過認證的金融客戶端軟件,在身份認證、邏輯安全、安全功能設計、密碼算法、祕鑰管理及數據安全等方面均達到了標準要求。

金融科技檢測認證服務堅持柔性邊界的理念,通過“金融標準+檢測認證”的方式規範事前准入和事中監管並做到風險可控,爲金融科技創新營造寬鬆適度的發展環境。

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認證機構僅有3家 根據白皮書,截至2020年12月16日,現行有效的金融行業國家標準有65項,行業標準278項,團體標準39項,企業標準4194項。

檢測認證是金融標準實施的重要途徑。已開展的認證業務,既有服務認證也有產品認證。其中,服務認證的業務種類更爲豐富,佔到60%。

截至2020年12月16日,金融標準認證共計45項,較2019年底增長18%。目前,已在金融行業內應用的有27項金融服務認證,11項國推產品認證,7項一般產品認證。

2020年新增認證爲:不宜流通人民幣管理認證、中小銀行信息系統託管維護服務認證、IPv6金融應用認證、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終端認證、金融行業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級認證、網上銀行服務認證、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認證7項。

從檢測和認證行業的發展來看,截至2020年11月底,開展金融行業認證的認證機構達16家,同比增加45%;檢測機構18家,近三年,機構規模基本持平。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具備開展金融領域認證資質的服務認證審查員和產品檢察員共計710人。同期末,檢測機構共有金融領域從業人員300人左右。

儘管有資質開展金融標準檢測認證業務的機構數量逐年增加,但新增認證機構規模較小。迄今,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認證機構僅有3家。而且,業務開展也較爲集中,實際開展認證業務的認證機構不足一半,在認監委備案金融標準認證業務的機構僅有7家。

儘管如此,自2017年以來,參與認證的獲證金融機構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4年時間,認證證書發放量增長36倍。至2020年11月,以金融標準爲依據的有效認證證書數量總計14520張。

白皮書在總結部分認爲,儘管國家將檢測認證工作作爲工具引入金融領域不足10年,但檢測認證對提升金融產品和服務質量建設,推動金融標準實施,夯實金融基礎設施方面已經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