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華黎明系前中國駐伊朗大使、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1月4日上觀新聞,原標題爲《伊朗問題會成爲拜登上任後的“第一小時危機”嗎?》。

新年伊始,海灣上空便陰雲密佈,一年之前的美伊“硝煙”儼然有重燃之勢。伴隨1月3日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遇刺一週年日子的到來,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係陡然升級:美軍戰機、軍艦接連現身波斯灣;伊朗重申要爲蘇萊曼尼復仇,對美方的軍事壓力已做好充分應對準備,同時還宣佈將把濃縮鈾丰度進一步提升至20%。

去年今日,美國閃電擊殺蘇萊曼尼被認爲捅了中東“馬蜂窩”。如今,時隔一年,蘇萊曼尼的週年祭會否再次引爆美伊衝突,進而攪動中東局勢?

對峙鼓點密集敲響

最近一段時間,隨着蘇萊曼尼週年祭的臨近,華盛頓與德黑蘭這對宿敵再次劍拔弩張,彼此以對方的威脅和挑釁作爲理由,密集敲響對峙的鼓點。

美國方面,因擔心伊朗會“說到辦到”在1月3日當天採取報復行動,從去年12月開始便向中東地區“秀肌肉”。2020年12月21日,美國海軍一艘核潛艇和兩艘軍艦穿越霍爾木茲海峽;緊接着,12月30日,兩架可攜帶核彈頭的B-52遠程戰略轟炸機飛往中東。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是美軍在一個月內第二次出動B-52。

五角大樓還表示,美國目前在波斯灣擁有多艘能發射“戰斧”導彈的軍艦,以及4至5萬名軍事人員。與此同時,以色列近期也在海灣水域加強軍事活動與盟友美國“打配合”。

針對美方近日在海灣地區頻繁展示軍事實力,伊朗也不甘示弱,指責美方暗藏“編造戰爭藉口的陰謀”。

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侯賽因·薩拉米1月1日表示,伊朗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應對來自美國的任何軍事壓力。他還誓言要對“敵人採取的任何行動”作出回應。

伊朗外長扎裏夫當天也放話,美國應爲其在中東地區可能採取的任何冒險行動承擔後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月2日報道,一些掌握最新情報的美國官員透露,在過去48小時內,部署在波斯灣的伊朗海軍提高了戰備水平。早些時候,美國國防部官員還稱,情報顯示伊朗已將短程彈道導彈轉移到伊拉克。

更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原子能機構在1月2日宣稱,將盡快把濃縮鈾丰度提高至20%,並已通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根據IAEA規定,民用級濃縮鈾的丰度最高爲20%。而生產武器級核材料需要達到90%以上的高丰度。但理論上生產20%丰度和90%丰度濃縮鈾之間幾無技術障礙。

在美國2018年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對伊朗恢復制裁後,伊朗自2019年5月以來逐步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包括挑戰濃縮鈾丰度限制這一核心條款,即提高濃縮鈾丰度至4.5%,突破協議規定的3.67%這一上限,但承諾所採取措施“可逆”。

對於將提升濃縮鈾丰度的決定,伊朗原子能機構解釋稱應遵守伊朗議會通過的法案。去年12月2日,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議會通過的一項法案,要求政府在兩個月內不見制裁鬆動的情況下,拒絕IAEA覈查並進一步突破伊核協議的限制。該法案被視爲伊朗強硬派對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裏扎德遇刺身亡採取的報復行動。

不過,外界分析稱,伊朗選擇此時借法案名義打“丰度牌”,也是對特朗普政府近期施加軍事壓力的回應,進一步加劇了美伊緊張關係。

繼續“挖坑”添堵

儘管美伊之間互相指責,頻頻過招,但在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看來,當前海灣局勢之所以趨緊,主要責任在美國而非伊朗。

表面看來,在蘇萊曼尼被殺一週年之際,伊朗的姿態顯得咄咄逼人,包括屢次誓言報復;擴大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美國嫌疑人名單;被美國認定在上月挑動伊拉克民兵組織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區域發動火箭彈襲擊。

而從整體來看,美國和以色列採取的實際行動或者暗中策劃更多,包括向海灣派遣軍機、軍艦;伊拉克情報顯示以色列特工計劃通過襲擊美國駐伊拉克部隊來挑起戰爭。

外界分析認爲,特朗普政府所謂的擔心伊朗報復只是說辭,真正目的是要給繼任者的對伊政策製造麻煩。

華黎明表示,抓緊在本月卸任前繼續向伊朗極限施壓,刺激伊朗作出反應,讓美伊關係加劇惡化,給拜登的對伊政策添堵,這是特朗普一連串“挖坑”行動的組成部分。

CNN分析,美伊本輪對峙正巧也趕在拜登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的節點上。拜登希望緩和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轉向恢復接觸,並重返伊朗核協議,而這些舉措無一不爲特朗普政府中的鷹派人士所深惡痛絕。特朗普在中東“火上添油”意在“使拜登在海灣地區實施其政策計劃變得更艱難複雜”。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認爲,美國近期在中東加強軍事活動無非是利用伊朗在蘇萊曼尼被殺一週年可能會鬧事這一刻板印象大肆“做秀”、擺姿態,是一種被特朗普個人風格放大的並走向極端的美國式戰略投機和短視,有意將伊朗等中東問題變成操弄國內政治的籌碼。事實上,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的尷尬處境,即“極限施壓”政策已經破產,對伊朗問題也無計可施,但又不願坐視美國對中東失去掌控。

一場衝突正在醞釀?

美伊交鋒致海灣局勢迅速升溫,這只是雙方“虛張聲勢”,還是“蓄勢待發”,預示一場衝突正在醞釀?與此同時,隨着伊朗試圖觸碰20%丰度濃縮鈾這一紅線,伊核協議的未來命運又會怎樣?

美國“政客”網站援引一些觀察人士的推測,挑動美伊走向衝突將是特朗普總統最後也是最不確定的一次行動。一旦刺激伊朗發動襲擊爲蘇萊曼尼復仇,將成爲拜登政府上任後面臨的“‘第一小時’危機”(“‘Hour One’ Crisis”)。

特朗普被曝去年11月曾要求採用軍事手段對付伊朗。還有消息人士稱,以色列和沙特也正在遊說特朗普在離任前打擊伊朗的核設施。

對於未來局勢走向,華黎明預計,鑑於美伊眼下各自的艱難處境,包括國內疫情嚴峻、經濟不振,雙方不可能滑向戰爭。而且,一些跡象也顯示美伊在彼此示強的同時也保持克制。

美國方面進中有退。據《紐約時報》1月1日報道,五角大樓下令“尼米茲”號航母從中東和非洲回國。這一定程度上是在向德黑蘭發出事態“逐步降級”的信號,以免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時陷入危機。

伊朗方面就如何“接招”也在小心斟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官員薩姆·維諾格勒(Sam Vinograd)表示,伊朗在採取任何行動前都會掂量其中利害。德黑蘭應該會調整與蘇萊曼尼週年祭有關的襲擊計劃,畢竟在拜登上臺後,未來可能重啓核談,從而有望解除制裁,在這一前景下,伊朗不會作繭自縛。

不過,華黎明表示,在特朗普卸任前,不排除美伊之間會發生小規模軍事摩擦。特朗普在“臨行”前會想方設法設置陷阱,迫使拜登政府很難甚至無法重返伊核協議。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國際事務專家湯姆·尼克爾斯(Tom Nichols)也擔心,特朗普可能考慮讓拜登上臺後背負某種軍事行動的包袱。

因此需要高度關注1月20日前的兩週時間,特朗普政府會對伊朗採取什麼行動,“特朗普走多遠,伊朗可能也會走多遠”,華黎明說。

至於伊朗核協議前景,外界看法不一。有觀點認爲,伊朗就濃縮鈾丰度的最新表態將爲拜登執政後有意重返伊核協議帶來變數。

在沈逸看來,伊核協議已名存實亡,拜登政府恐怕無心也無力真正解決問題。拜登上臺後的施政重心將是國內事務,包括抗擊疫情、復甦經濟。至於一些可能造成重大負面政治影響、喫力不討好的外交事務,諸如伊朗核問題,並非拜登的着力點。“拜登能做的最多是恢復接觸,向歐洲盟友展示姿態,儘量穩住伊朗和中東局勢而已。”

但也有分析指出,伊朗並未詳細說明何時將濃縮鈾的丰度提升至20%,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未最終表態。“這更多是一種邊緣政策的迴歸,是在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前對其施加壓力。”美聯社稱。

“儘管伊朗揚言將提高濃縮鈾丰度至20%,這更多是一種威脅,是向美歐施壓。20%距離製造武器級核材料僅一步之遙,伊朗輕易不會跨越這條紅線。” 華黎明說,伊朗仍將盡可能爲未來美伊關係改善、挽回伊朗核協議留有餘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