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村農耕博物館開館,並面向公衆免費開放。該館佔地面積達300餘平方米,展出了近現代農耕器具、民俗用具、民間手工藝品等藏品,數量豐富,種類齊全,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農耕文化根植於遂寧人的基因裏,浸潤着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農耕博物館爲我們瞭解農耕時代遂寧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實物參照。

牛角溝農耕博物館。

傳統農具令人大開眼界

1月13日,記者來到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村農耕博物館,一進門,濃郁的鄉村氣息便撲面而來。與人們印象中“高大上”的博物館不同,該館是一座典型的川中民居,木門、牆壁、石板……佈滿了歲月的痕跡。

一方石桌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該石桌由三塊石板組成,其中合在一起的兩塊石板看起來竟然頗像一幅中國地圖。記者後來得知,這是天然形成的,沒有任何人工雕刻的痕跡。

不遠處的豬槽也非常有特色。據介紹,它叫如意豬槽,很像一個倒放的如意。十二生肖中,豬代表吉祥如意,如意豬槽正好與其相呼應。

來到後院,便能看到一口水井。據說,當年曠繼勳帶兵起義初到這裏喝的第一口水就是從這裏打上來的。水井的旁邊是一個水車。過去,沒有抽水機,當地農民就利用這種手搖水車和另一種腳踏水車進行抽水。

耕讀傳家是古人的重要傳統,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耕讀就是植根於傳統文化,植根於農村,由此走向屬於自己的文化意境。

走進館內的耕讀傳家書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可移動書架。據介紹,該書架取材上百年的老樹,上面保留下的樹瘤可見其年輪和滄桑。

一張泛黃的紙頁靜靜地躺在展廳一角。這是1953年的結婚證原件,是由上海青浦縣政府頒發的。旁邊還有一塊田黃石,十分珍貴,似乎在見證夫妻白頭偕老。

一根打結的繩子亦不太引人注目。“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根繩子有10個結,過去的讀書人,每讀一年就打一個結;十年寒窗便由此而來。

另一展廳內的一臺播種機,很好體現了先民的智慧。過去沒有機械化的工具時,老百姓就通過自己的智慧創造了這個半自動設備,人畜在前推進,邊走邊抖動之際,種子便從一排空心竹子管道自動植入土壤,播下春的希望。

眼前的半浮雕《幸福人家》很有韻味。裏面有荷塘、花卉、亭臺,有騎黃牛的牧童,還有撫須微笑的老翁,展現了一幅和諧幸福的生活畫面。

“先找到合適的泥巴把泥巴不停調和,把黏土均勻地抹在制瓦模具的外圍,光滑合模後再脫模,利用陽光烤乾後,再送窯池燒製。”跟着講解員的腳步,看着那些製造瓦片的模具,過去人們的勞動場景就浮現在了眼前。

耕讀傳家也好,四處奔波也罷。不管是當官,還是求學。算來算去是算人生的成功,算來算去是算榮歸故里。該館用算盤拼成的“回家”二字很有特色。這些算盤中,有金算盤、銀算盤、銅算盤、玉算盤,還有如意算盤,種類繁多。

在農家,家家戶戶都有竈臺,館內完整保留了原來住戶的竈臺。旁邊幾口鍋都有不同的用處,炒的、燉的、燒的、蒸的,不一而足,而且燒兩把火就可以做四種不同的菜品。

除此之外,秤、木牀、房契、地契、鐵錘……林林總總的各種物品,讓人大開眼界。

“這些展品有些是自己收藏,有些是從別的村收集過來的,目的就是爲子孫後代留一份記憶、留一份鄉愁,讓後輩知道先輩們是如何艱辛勞作的,從而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牛角溝村農耕博物館負責人劉西明說。

艱辛收藏沉澱濃濃鄉愁

隨着時代的發展,絕大多數舊式農具慢慢失去了蹤影。位於安居區鳳凰街道辦八角社區的布雅軒農耕文化館成立於2017年6月。

布雅軒農耕文化館館藏之石磨。

當天午後,記者來到安居區鳳凰街道辦八角社區的何家院子。這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四合院,建築面積達3000平方米。走進院內,紡布機、紡紗機、耕犁、石磨、風車……這些傳統農業生產用具,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是一個集體驗、參觀、休閒於一體的農耕體驗館,就是爲了讓悠久的農耕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布雅軒農耕文化館館長何東說。

“這是以前耕地用的木製的犁,後來都改成鐵製的了,木製的能保留下來的很少有。”指着一旁的木犁,何東向記者介紹道,館裏收藏有數百件不同時期、不同功用的舊農具,其中,最古老的石柱、柱墩是唐朝雕刻製作的,管內還有漢代的陶瓷碎片。

它們構成了獨特的農耕文化景觀,是遂寧人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的歷史見證。

“我出生於農家,父親早逝,母親務農拉扯我們兄妹6人。所以我從懂事起就開始幫着家裏幹活,割穀子、打麥子、犁地、耙田……好多農活都做過,對這些農具也十分熟悉。”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何東對農具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2014年,何冬在自家新樓房的頂層營造了一個空間來堆放農具,並開始四處收集各種農具。“上了年紀的人,對這些舊農具都有一定的感情。但對很多現在的孩子,包括我的兒子來說,對這些東西就顯得陌生了。”何東心想,何不建一個農耕博物館,讓這些沒下過地的孩子也能瞭解舊時生活的辛苦和不易。

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農民要辦博物館,大家都不看好,連妻子都說何東走火入魔了。舊農具沒有多大升值空間,從事相關收藏又費時費力,沒有深厚的感情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何東卻把這當成一份事業來做,在家庭經濟緊張的時候也不曾放棄。

經過幾年的收集,他收藏的農具慢慢豐富起來,前來參觀的人也多了。後來,他將老家的舊屋修葺一番,布雅軒農耕文化館終於建成。市文聯還授予該館“農耕民俗文化傳承基地”稱號,並舉行了授牌儀式。

布雅軒農耕文化館之容器。

每件農具的背後,不僅有何東艱辛的收藏過程,同時也有過去生活的點滴記憶。在他看來,這些農具所沉澱的,不僅有舊時生活的智慧,更有一股濃濃的鄉愁。

如今,農耕文化受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衝擊,面臨着傳統中斷和特徵喪失的威脅,絕大多數的傳統農具已經被農業機械工具所取代。但是,傳統農具凝聚着中華民族的非凡智慧,是先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直接體現,諸多思想、文化與學說孕育於這一母體。而光輝燦爛的農耕文化,仍然滲透在當代遂寧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

遂寧農耕文化歷史久遠、內涵豐富、貫穿古今,滲透在各個領域。以至於今天,人們仍能處處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響。

遂寧農耕文化悠久燦爛

遂寧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雲霧多、日照少、無霜期長等特點。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十分適宜農產品的生長。

遂寧的農耕文化早在先秦之時就走上了獨特的發展道路,並不斷壯大,影響着社會的方方面面。但遂寧關於農業生產的文字記錄,則在漢初高祖六年“分蜀郡置廣漢郡、廣漢縣,今遂寧縣境隸屬廣漢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遂寧的農耕文化歷經漫長曆史演變而逐漸形成,它兼具自然環境和人類文化的要素和特徵,凸顯了人和自然長期而深刻的關聯,表現出極強的地域性、複雜性和多樣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史料記載,從西漢到明代中葉,遂寧農業糧食作物品種由水稻爲主發展到水稻,大、小麥等多樣化種植;由單一的糧食耕種發展到棉麻、甘蔗種植。

民國十五年,遂寧建立了蠶務局,專管民間種桑、育蠶;還相繼建立了農事試驗場、苗圃、林場、茶圃等農業機構。由此可見,傳統遂寧農業由單一的種植業發展到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據民國《遂寧縣誌》記載:“小民之家,有種數鬥而獲數十石者,有種二三石而獲百石者。”這足見民國時的遂寧已是糧食高產、農業發達之地。

到近代,據文獻記載:“涪江兩岸,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濱江上游之土多宜棉,下游之土多宜菸草、白芷、甘蔗等物。而密邇山麓一代,鑿渠受水,便於種稻,麗南郭一帶,緣疇碧壤,半是菜蔬……”“宣德景泰年間,民樸而殷富,牛馬成羣,寄宿於野,民勤農作……”由此可見,遂寧古代農業一片繁榮景象。

農業在農耕文化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談起遂寧的農耕文化,“524紅苕”佔有重要地位。

布雅軒農耕文化館館藏之犁。

中國古人把一年分爲二十四節氣,依節氣安排農事活動。“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得時之和,適地之宜”,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重視。

“524紅苕”也是如此,“5月栽種,2兩種一根,4寸遠一窩”——這是數代安居農民總結提煉出來的寶貴經驗,堪稱遂寧農耕文化的精華所在。

遂寧先民創造了一整套精耕細作、用地養地的獨特方法,並世代相傳。

米飯是四川人不可或缺的主食,水稻是佃家必須要種植的。但受到土壤和氣候的影響,與東北、東南亞等地的大米相比,四川大米的品質並不算高。遂寧安居區三家鎮土壤肥沃,夏季雨量充沛日照足,早晚溫差大,有利於水稻的光合作用,這裏出產的大米品質優良,遠近聞名,素有川中“魚米之鄉”的美譽。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認爲,泥土是農耕文化的根源,是發展農業最基本的要素。遂寧全境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爲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爲主。千百年來,當地人根據土壤、地貌等特點,探索出了適宜其生長的作物。除了“524紅苕”和三家大米,還有矮晚柚、白檸檬、黃金梨、腳板苕等特色農產品在遂寧這片土地上百花齊放。

在漫長的歷史中,遂寧農耕文化在發芽、紮根、長葉、開花、結果,到現今還傳承着與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生活內容,諸如富有特色的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諸如麥稈畫、石洞竹編、石工號子等等。除了農耕博物館裏的微縮景觀,至今遂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亦無不彰顯着這片土地上農耕文明的悠久燦爛。

(全媒體記者 王錫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