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是經濟強省,爲什麼廣東遠比江蘇“年輕”?

文/趙越

一直以來,廣東和江蘇被認爲是中國經濟最強的兩個省份。從1989年開始,廣東在GDP排行榜上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江蘇則緊隨其後。廣東坐擁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再加上佛山,在全國GDP萬億城市中佔據三席;江蘇發展更爲均衡,13個地級市全部入圍全國百強市,南京、蘇州、無錫和南通也是萬億俱樂部城市。

然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不論是戶籍人口還是常住人口,廣東人口老齡化程度遠低於江蘇。據統計,廣東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比江蘇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低了近兩歲。

作爲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省,長期以來,廣東和江蘇都處於人口強勁流入態勢。但兩省人口年齡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在未來中國經濟第一省的競爭中,更“年老”的江蘇又該如何翻盤?

一種富庶,兩種結構

與兩地經濟發展你追我趕截然不同的是,廣東與江蘇兩省在人口結構上差距明顯。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末,廣東常住人口1.15億,江蘇8070萬。其中,廣東65週歲及以上人口1036.89萬,佔常住人口的9.0%;江蘇65週歲及以上人口1185.8萬,佔常住人口的14.7%。這意味着,儘管廣東常住人口比江蘇多近3500萬,但是江蘇65歲以上人口卻比廣東還多出近150萬。

戶籍人口年齡的差距則更明顯。截至2019年底,江蘇戶籍人口中60週歲以上人口占比爲23.32%,而廣東戶籍人口中60週歲以上人口占比僅爲15.2%,兩者的差距高達八個百分點。

中央財經大學發佈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顯示,江蘇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爲38.16歲,而廣東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僅爲36.75歲。在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中,廣東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僅高於西藏(35.37歲)、貴州(36.32歲)、海南(36.55歲)和新疆(36.68歲)。

同樣是經濟發達地區,爲何江蘇與廣東的人口結構截然不同?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向中國新聞週刊分析,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爲中國經濟版圖中最具活力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吸納了全國其他省份大量人口。但是珠三角人口流入集中,全部流入廣東省;長三角人口流入則較平均流向江浙滬三個地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則對中國新聞週刊分析,相比長三角,廣東擁有深圳這樣純粹的移民強一線城市。深圳本身對廣東人口吸納起了巨大作用。與此同時,深圳整個城市由於極少原住居民,人口年齡結構顯然更加年輕。

數據顯示,1985年以來,十大人口遷出省中,有六個省的流動人口第一遷移目的地是廣東省。從1985年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010年,25年以來廣東人口流入一直處於強勢地位。1985年到2010年,廣東共流入人口2607萬人。

同一時期,江蘇流入人口767萬人,浙江流入人口1200萬左右,上海市也流入人口785萬左右,合計約2750萬。這意味着,1985年到2010年,江浙滬這三個省級行政區人口總和,與廣東持平。但長三角面積更廣闊,經濟發展水平也較均衡,江蘇省在整個長三角區域過去數年的“搶人大戰”中,所獲不到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後,從2010年至2019年,江蘇人口從7866萬增長到8070萬,增長了204萬;而浙江則從5443萬到5850萬,增長了407萬,是江蘇的兩倍。

而廣東,多年來人口流入一直稱得上強勁。截至 2019 年底,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增加175萬人。超過了浙江、江蘇和山東這三個經濟大省人口增量之和。

計劃生育與宗族文化

在人口流入方面一度落敗的江蘇,在人口出生率方面,同樣顯著低於廣東。

數據顯示,2019年江蘇全年人口出生率9.12‰;人口死亡率7.04‰,人口自然增長率2.08‰。

儘管城鎮化率高居全國第四,但2019年廣東人口出生率在全國位居第十,是東部沿海經濟大省中出生率最高的省份。2019年廣東全年出生人口143.38 萬人,人口出生率12.54‰;人口死亡率4.46‰,人口自然增長率8.08‰。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與江蘇毗鄰、地理位置和文化習俗都相近的浙江,儘管出生率低於廣東,但是相比江蘇卻高很多。2019年浙江全年人口出生率爲10.51‰;人口死亡率爲5.52‰;人口自然增長率爲4.99‰,是江蘇的2.5倍左右。

回顧近幾十年計劃生育政策發現,嚴格的政策,對今天江蘇人口增長有着巨大影響。

江浙兩省都是執行計劃生育的先進地區。早在1963年7月,江蘇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省計劃生育委員會;1964年2月,浙江則率先頒佈了《關於計劃生育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全國範圍內,江蘇計劃生育執行較嚴。

與江蘇不同,浙江部分地區對計劃生育一度留有“開口”。出身於溫州農村地區的王麗麗(化名)透露,在老家她的同齡人中,家中兄弟姐妹3個左右的居多,而江蘇同學家中普遍是獨生子女。

直到全面放開“二胎”前,江蘇省長期堅持的是城鄉基本一致且十分嚴格的“一孩”政策,而浙江則是“一孩半”政策。特別是對於農村居民這部分,浙江的“女兒戶”政策要寬鬆得多,農村居民適用的條款也要比江蘇多。

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過程中,江蘇誕生了類似如東這樣的“全國計劃生育模範縣”。1986年,國務院授予如東縣“全國計劃生育紅旗單位”的榮譽稱號。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如東因爲比全國提前十年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率顯著下降,被評爲“全國計劃生育紅旗單位”。如今,如東卻因爲比全國提前20年進入老齡化、自1997年起連續23年人口負增長而被關注。

2014年,如東計生委對全縣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2.8萬多對夫婦進行調查,有生育意願的11.6%。但現實更嚴峻——從2014年3月單獨二孩實施到2015年10月,全縣共審批單獨二孩193件,也就是說,只有不到0.69%的夫婦選擇生二孩。

早在2012年,在制定如東縣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時,當地人口計生委就把2015年全縣人口總規模目標定在106萬左右,但實際上,2015年如東的總人口已經跌破了百萬。

2014年3月28日,江蘇省“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如東當地官員希望可以藉此改變人口數斷崖式下跌的現實。兩年過去,現實並沒有想象中樂觀——申請生育二孩的家庭的比例不超過1%,遠遠低於政府的預期。

有當地專家分析,如東縣的今昔,正是中國計劃生育執行較好地區困局的縮影。

而相比江蘇,廣東整體計劃生育開始時間較晚。

王廣州分析,直到1988年,廣東農村地區計劃生育工作才逐漸步入正軌,開展計劃生育時間相對較晚,這與江蘇完全不同。

出生於潮汕農村地區的95後李濤(化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自己家中兄弟姐妹四人,身邊的朋友家中兄弟姐妹一般也在4個或5個左右。直到去外省上大學,他才意識到外省同齡人的情況完全不同。

王廣州分析,一般發達地區,婦女生育意願較低,但是廣東省較強的生育意願與傳統的宗族文化濃厚因素密切有關。

中山大學黃少寬副教授曾在2007年對潮州市潮安縣古巷鎮一個村莊社會調查顯示,村裏育齡婦女130多人,40 歲以上平均生育子女多爲3個以上,大多數婦女的生育意願是男孩優先或直到生到男孩爲止。

王廣州認爲,與江蘇不同,廣東內部經濟社會發展嚴重不平衡,特別是潮汕地區,受傳統海洋文化和宗族文化影響,直到今天多子多福觀念仍深入人心。

更年輕的珠三角註定勝出?

得年輕者得天下。學界普遍觀點認爲,年輕人口在消費領域普遍更具有活力。大量人口流入的地區,消費需求擴大,消費增速與人口流入正相關。

在消費領域,年輕人口的影響力更不容小視。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看,2016年至2019年人口淨流入排名靠前的城市中,深圳、杭州、長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幅均達19%以上,長沙更是高達27.4%;而北京受控人政策影響,人口淨流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幅僅爲11.5%。

人口數量遠少於廣東,且老齡化嚴重的江蘇,在未來競爭中又該如何扳回一局?

王廣州分析,江蘇手中的王牌,是豐富的教育資源。

目前,我國四大經濟強省所擁有的211大學數量分別是:廣東4所、山東3所、浙江1所,而江蘇則擁有11所,優勢明顯。除此之外,與江蘇毗鄰的上海,還擁有4所985大學、10所211大學。

中國統計年鑑顯示,2019年,江蘇本科以上人口占比達到8.57%,研究生佔比爲0.75%;而廣東本科以上人口占比爲6.01%,研究生佔比爲0.37%。

從供給角度看,人口老齡化從數量和結構兩方面影響勞動生產率,從而制約產業發展。

分析認爲,江蘇的產業結構以第二產業爲主,屬於密集型產業。這就需要產業由以往的勞動密集型,向更具技術潛力的第三產業轉移,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