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的炮兵建設、志願軍的兵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的軍服問題。不得不說,與國內解放軍部隊的軍服相比,志願軍的軍服並不完全一樣。或者說,根據朝鮮的特殊環境和情況,志願軍的軍服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改進。今天,我們就聊聊志願軍的軍服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解放軍的軍服問題。截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由於各地區的條件限制。解放軍4大野戰軍的軍服,軍服樣式基本一樣,都是中山裝和解放帽。但是,在軍服顏色上,差異非常大。各個部隊有土黃色、杏色、草黃色、深灰色、淺灰色等幾個顏色,甚至同一個野戰軍部隊中,各個軍的軍服顏色也不一樣。例如華北地區部隊,河北地區部隊和山西地區部隊的軍服顏色,就差異非常明顯。

在建國以後,隨着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國進入了發展經濟和戰後重建的工作。與此同時,解放軍部隊開始換髮50式軍服。50式軍服是建國之後的第一代軍服,也是我軍第一次分級別、分軍種、分用途的軍服。50式軍服的最大特點就是幹部戰士均配發大檐帽,士兵夏季常服的樣式類似於二戰蘇軍的夏季野戰服。由於國家剛剛解放,生產能力還無法滿足全軍快速換裝。截至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只有一部分解放軍部隊,換髮了50式軍服。

根據局勢的不斷變化,7月份,我國已經抽調部隊組建東北邊防軍。東北邊防軍由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的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與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以及其他的附屬兵種組成,總兵力25萬人多人。1950年10月,隨着情況發展的需要,10月8日,彭德懷被正式任命爲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任政委。14天后,以東北邊防軍的幾個軍爲主力,組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的新徵程。

當時,與美軍的武器裝備相比,志願軍的武器裝備非常差,用“敵有我無,敵多我少,敵好我差”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但就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志願軍硬生生把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從三八線附近反推回了三八線附近。在軍服方面,初期入朝的6個軍,基本上都穿着朝鮮武裝力量的軍服。換句話說,軍服樣式是朝鮮武裝力量的樣式,雖然軍服可能是東北和華北地區生產的。畢竟,在入朝作戰的初期,保密工作很重要。

由於入朝作戰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冬季。很多志願軍官兵都穿着朝鮮式的冬季野戰服,在各種鏡頭中經常看到。朝鮮冬季野戰軍的上衣樣式,類似我國北方婦女的大襟棉襖,前襟很大,向右蓋住整個前胸。冬季帽則是傳統的栽絨帽,比較保暖。根據一位老幹部的回憶:“記得首批志願軍入朝,比較倉促,又臨近嚴冬,官兵過冬的棉衣還沒有解決,榮臻同志非常焦急,多次打電話跟我商量怎麼辦。根據他的要求,我在華北全區進行動員,發動羣衆晝夜趕製,很快就爲出國部隊解決了大批棉軍裝和被服。”

由於朝鮮半島的冬季非常寒冷,當時作爲後方供給基地,東北各地都在開足馬力生產棉衣棉服。僅東北地區的四大城市瀋陽、旅大、哈爾濱、長春,在志願軍入朝後短短的幾個月內就生產了上百萬套軍服,保證了前線將士的需求。瀋陽各個被服廠克服了生產能力低、條件差、人手少等困難,全力投入軍服生產加工,同時還動員了10萬多名婦女走出家門,參加軍服生產,先後生產加工了棉衣、棉被、棉帽、襪子、手套等55萬套,及時送往前線。

隨着戰爭規模的擴大,第9兵團、第3兵團、第19兵團等部隊,陸續入朝作戰。這些部隊已經先後換上了50式軍服,與初期入朝的幾個軍,在軍服樣式上差異明顯。例如根據一位志願軍老戰士的回憶,自己看到“戴大檐帽的部隊,”就知道“20軍上來增援了。”50式軍服的棉服,都是前開襟、五個紐扣的上衣,上胸有兩個挖兜,棉褲爲西褲樣式。與朝鮮樣式的棉服,差異很大。在1950年和1951年,在志願軍部隊中,同時出現了這兩個樣式的軍服。

在五次戰役之後,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雙方的軍隊開始進入消耗戰的狀態。在此之後,志願軍的軍服,開始以50式軍服的改進版爲主。根據朝鮮半島特殊的環境和需要,國內在生產軍服的過程中,對於志願軍的軍服,在50式軍服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多改進。根據需要,志願軍棉服的裏襯,都是白色的。戰士們在雪地行軍或作戰時,通常會把棉衣反穿,以達到在雪地僞裝自己的效果(算最早的僞裝服)。另外,普通戰士在棉服裏面都有穿配發的襯衣。

在作戰的過程中,志願兵部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意見。例如原套頭式單衣透氣性差,而且負傷後難以脫卸,影響救護;棉花易滾花成堆,影響保暖,且易被刮破;栽絨帽沒有聽孔,不利防空襲防炮擊;毛皮靴腰矮,容易灌雪等等。針對一系列的意見,國內爲志願軍生產軍服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1951年6月22日,我國下達《關於志願軍冬服式樣與質量的指示》,對朝鮮戰場志願軍幹部、戰士棉衣褲、棉帽、毛皮鞋等都進行了一些改進。

經過一系列的改進以後,志願軍服裝基本上做到了堅固、耐用、保暖、防寒,較好地適應了朝鮮戰場作戰的要求。與國內解放軍部隊穿着的50式軍服相比,志願軍部隊的軍服,大體上沒有差別。具體的差別,基本上都在細節上。志願軍師以上幹部的軍服樣式,和國內50式軍服相似,但是戴解放帽、冬天戴皮帽或栽絨帽,軍鞋則穿高筒皮靴或皮鞋。幹部和戰士的夏服與50式不同,也是戴解放帽;均爲前開襟上衣。

根據志願軍部隊的作戰需要,新生產的冬服,在棉衣的肩、肘、襠、膝等部位多加了一層布,緩解這些部位磨損的問題。言而總之,志願軍的軍服,與國內解放軍的軍服相比,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不過,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軍服的顏色還做不到升級。如果按照當代的水平,肯定會出現草原迷彩、城市迷彩、雪地迷彩、荒漠迷彩、叢林迷彩等不同地域的服飾。關於志願軍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