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列國紛爭,戰火連綿,各國爲變大變強,對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紛紛祭出奇招:比如燕國高築黃金臺,齊國建立稷下學宮,都曾輝煌一時。可是最終,爲什麼六國人才還是都跑到秦國去了呢?

(秦王嬴政)

01各國爲招攬人才絞盡腦汁

“凡大才能治國者,寡人與之分國。”

這是秦孝公在“求賢令”中的原話,“分國”二字,足見秦孝公之誠意。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即秦王位,有感於秦國地處西陲,國窮力弱,爲東方六國所輕視,於是下了這道“求賢令”,願招東方六國之賢者,爲秦所用。不久,商鞅奔秦,於公元前356年開啓雷霆變法,秦國迅速強大起來。

公元前355年。齊囯齊威王也開始變法,齊威王變法有個特殊的“人才庫”——“稷下學宮”。“稷下學宮”乃齊威王之父所建,相當於現在的大學,裏面藏龍臥虎,才華橫溢的“教授”俯仰皆是,多來自東方六國,當時稱“稷下先生”。齊威王大膽使用“稷下先生”進行改革。

據《史記·田敬仲完列傳》載,齊威王封很多稷下先生爲上大夫,特別優待。他重用大學問家鄒衍,又提拔改革家鄒忌爲相,命田忌爲將軍,孫臏爲軍師,使齊國從“諸侯並伐,國人不治”的尷尬局面中解脫出來。

公元前354年和公元前343年,齊國兩次打敗戰國第一強國魏國,取強魏之地位而代之。

(齊國稷下學宮內情景)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姬職在位。由於燕國剛剛經歷了“子之之亂”,元氣大傷,燕昭王也四處招攬人才進行改革。

燕昭王採納了郭隗的建議,先拜郭隗爲師,爲他建造宮殿,表達他對人才的尊重。公元前310年,燕昭王又在郭隗居處高築“黃金臺",臺上置放千金,以真金招賢納士,很快引發了“士爭湊燕”的局面。

《說苑·君道》載:

“居三年,蘇子聞之,從周歸燕;鄒衍聞之,從齊歸燕;樂毅聞之,從趙歸燕,屈景聞之,從楚歸燕。”

燕國很快由弱變強。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軍樂毅統率5國聯軍攻打齊國,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小城。

可見,得人才者得天下。

可惜好景不長,齊國與燕國最終還是衰落了,人才最後都跑到了秦國,秦國興旺發達起來。

(燕昭王建黃金臺)

02爲什麼六國人才最後都往秦國跑?

先看齊國齊威王之後的境況。

有二件事,對齊國後續的人才政策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第一件事,是齊閔王后期,不聽諫言。齊閔王自恃國力強盛,心理膨脹,想稱“帝”還想當天子。大學問家鄒衍勸阻,他不聽,於是鄒衍離開齊國,去了燕國,燕昭王得到鄒衍,高興得親自拿掃帚爲鄒衍掃地。這是齊國人才流失的開始。當時稷下學宮仍在,但成擺設。

第二件事,是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齊國失去七十三城,只剩莒和即墨兩城,稷下學宮在戰爭中受到影響,齊襄王后來想重振稷下學宮,卻再也無力恢復到之前的盛況了。

再看看燕昭王之後,燕國的狀況。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燕惠王與樂毅有嫌隙,齊國將領田單利用這一嫌隙施行反間計,燕惠王中計,奪樂毅兵權。於是,燕國的頂樑柱樂毅逃到趙國去了。樂毅走後,田單率軍攻燕,以“火牛陣”大敗燕軍,燕囯再次衰落。

史載,極度後悔的燕惠王又想將樂毅請回燕國,樂毅寫了《報燕惠王書》,表明他“不願爲昏主效愚忠”。此後,再也沒有樂毅這樣的人才去燕國效力了。

(樂毅,曾爲燕國大將,後來傷心離開)

再看秦國秦孝公之後的情況:

秦孝公之後的每一代秦王,都重視人才的引進與使用,比如秦惠文王嬴駟時期,重用魏國人張儀;秦昭襄王嬴稷時期,重用魏國人范雎;秦莊襄王嬴異人時期,重用衛國人呂不韋;秦王嬴政時期,重用楚國人李斯……

當然,秦國在人才政策上也犯過錯誤,秦王嬴政因“鄭國渠”事件,曾對外來人才下“逐客令”,可是李斯一篇《諫逐客書》,便令嬴政幡然醒悟,收回逐客令。

可見,齊、燕之國,人才政策缺乏連續性,而秦國則相反,向外引進人才的政策是一貫的、持久的。政策持久,則人才能安居樂業,必然趨之若鶩;政策不持久,則有朝令夕改之虞,有富貴與風險並存之憂,怎能讓各國人才心安?這便是東方六國人才最終都往秦國跑的重要原因。

那麼,爲什麼秦國能做到人才政策的連續性,東方六國卻做不到呢?

(承上啓下,愛惜人才的秦昭王嬴稷)

03徹底改革纔是留住人才的根本保障

其實,每個國家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每個國家都有過引進人才的舉措;這些認識和舉措並不難,難的是堅持初心,始終如一。

七國之中,爲什麼只有秦國做到了始終如一呢?

原因就在於秦國進行了徹底的改革,有了一以貫之的制度保障。這便是商鞅變法的核心制度:二十等爵制。何謂二十等爵制,即不論出身,不分國內國外,凡爲秦國立軍功者皆賜爵並封賞。從低到高有二十個等級。

二十等爵制打破了守舊貴族對官場的壟斷,使無能的守舊貴族靠邊站,使普通百姓與外來人才都可以通過立功而做官,改變命運。

(推行二十等爵制的商鞅)

二十等爵制讓秦國的官僚隊伍由世襲制轉爲選聘制,任人唯親也開始轉變爲任人唯賢,這就等於給外來人才開闢了施展才能的康莊大道。

這一制度在秦國始終沒有變過,始終在認認真真的執行,於是東方六國那些夢想功成名就的有爲之士紛至沓來,很多人實現了封侯拜相的人生理想。

也許有人說,二十等爵制是軍功制,與文官無關。其實戰國時並沒有刻意區分什麼文武官,因爲打仗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大家都可以爲戰爭出謀劃策,只要你的計策被採用且成功,就可以加官進爵。

(李斯,秦國引進的大才,楚國人)

與秦國相比,東方六國就差遠了,它們的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守舊勢力。守舊勢力壟斷官場,佔據朝堂,黨同伐異。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引進些許外來人才,也往往在朝中遭受排擠、迫害,性命都難保……如此,真正的人才哪敢常駐東方六國,他們只有西向入秦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