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句经典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以为为了孩子读书买学区房,早教甚至胎教就已经够“计深远”的了,没想到还是太天真了。

本届黄浦区:新时代好少年金奖获得者,年方15岁,高一学生,优秀事迹宣传海报一出,众皆哗然。

15岁的小孩,已坚持公益十多年,关键他15年前资助的孩子已经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15年前他还是一个胎儿,就已经开始行善了!地府孟婆汤管理可能多少出了点问题。

好家伙,除了感慨“好家伙”,我还能说啥?只恨吾辈太孤陋寡闻,只听说过“指腹为婚”,没听说过“指腹为善”;只听说过“娃娃亲”,没听说过“胎儿捐”。

我由衷地佩服这孩子父母的高瞻远瞩,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算到了15年后的今天,每一笔以孩子的名义捐掉的善款,如今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跟他们相比,之前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小学都还没毕业就已经成功完成基因敲除,发表了《C10orf67在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论文那孩子的爹妈,还是道行太浅。

学术造假,人人喊打。但是做慈善就不一样了。还是有不少网友为他说话的,理由是:做慈善,总是一件好事。你要是酸,你也去做呀。人家好歹做了慈善,有人真正从中受益了!哪怕他父母就是为了给儿子挣前途,好歹真的有穷学生因为得到捐助而不必辍学。

确实,凡事一旦贴上了慈善的标签,就如同裹了一层甜美的巧克力。至于是巧克力味的屎,还是屎味的巧克力,倒不必去计较了。反正都有巧克力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君不见,父母给娃报兴趣班,补习班的时候,不也是总说:钱投下去,没听到个响,就当捐了功德箱。

看看,这些父母还是觉悟不够!与其报班获得心理安慰,还不如真捐功德箱。

前者花钱不说,还搭上时间和精力,最后也没学出个啥。后者只需花钱,而且经济实惠!一个兴趣班,往少了说一年也得大几千,这能给多少失学儿童交学费啊!

这事还不像学术造假,一查就是一个准。以孩子的名义捐钱,都是有捐款凭证的。甭管孩子是零岁,还是“负一岁”,有证书就行。以慈善为胎教,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其实孩子做公益,是一件好事。鼓励孩子做公益,给孩子颁奖也是一件好事。就算这会给慈善两个字披上功利主义色彩,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出于功利心来做公益,也没有问题。

毕竟当慈善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慈善队伍,哪怕一开始目的不那么纯,他也可能受到熏陶和感染,生出善心。或者哪怕他目的一直都不纯,也无妨,至少慈善的结果是抹杀不掉的,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会因此得到援手。

但是慈善不该有门槛。

过分夸大孩子的事迹,编出这样明显的谎言:“15岁的孩子15年前就资助了贫困学生”,就很不可取。这会让做好事变成一种军备竞赛。

如果0岁就可以行善,那么10岁的孩子已行善20年这种咄咄怪事也会出现。长此以往,慈善将彻底变成富人们给孩子铺的一条路。

我查了一下这个孩子的优秀事迹。之所以宣传的老师要如此夸大孩子的善心,可能是因为这孩子虽然确实在做慈善,但是他做的其他事情“分量不够”的缘故。

除了“从小”就捐款、捐书、捐衣服给贫困学生,资助他们上学以外,他的主要事迹是去社区给孤寡老人做元宵,慰问养老院,陪老人聊天。

以及在小区里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参观血站的献血流程等等。

这些小小的公益之举是不是看起来太不高大上,太普通了。

然而这恰恰是真正的症结所在:评判者以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孩子的善行,帮助人多,真金白银出了钱的,才是“有分量”的事迹。其他花时间花精力,劳力劳心的行为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小事,不值一哂。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于孩子来说,去社区探望孤寡老人,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在小区里做志愿工作,才是孩子真正参与其中,有切身体会的慈善行为。

而所谓“从幼时起”就开始捐钱捐物,很可能是父母不经过孩子同意,就捐掉了他的压岁钱,零花钱,穿过的衣服,看过的书。

那些虽然也不错,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钱又不是他挣得,衣服是他穿不下的,书是他看过不再需要的,他自己到底付出了什么?

现在学校和父母拼命大力宣传有多少失学儿童因为他的捐款,而得以继续学业,夸大不是他的付出而得到的成果,缩小孩子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这对孩子来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导向呢?

会不会失去自己积极投身公益的兴趣,把慈善和公益单纯地和捐钱画上了等号?

这才是整个事件最不好的地方。名义上,人们褒奖了孩子做公益和慈善的行为,实际上这个奖伤害了孩子做好事的积极性。

我们要褒奖做善事的孩子,鼓励那些积极投身公益的孩子,但我们不可以用成年人的功利去量化孩子的爱心。

比起孩子的父母捐了多少钱,资助了多少孩子,我们真正该衡量的是孩子在公益慈善中付出了多少,他花了多少时间在为他人服务上。哪怕真的要捐钱,也要捐他们自己搞公益义卖所赚来的钱。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孩子在心中种下“善”的种子,即便是家境贫苦的孩子也可以积极参与。

这么做或许当下不会有很多捐款,但是未来能够培养一批热心肠的孩子,说不定还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当然,这么做就不符合一部分父母的利益了。

在升学这件事上,但凡出现一个小孔,就会被狂热的父母开拓成一条捷径。

孩子累,父母更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