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龍說趙太后》中有句經典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我以爲爲了孩子讀書買學區房,早教甚至胎教就已經夠“計深遠”的了,沒想到還是太天真了。

本屆黃浦區:新時代好少年金獎獲得者,年方15歲,高一學生,優秀事蹟宣傳海報一出,衆皆譁然。

15歲的小孩,已堅持公益十多年,關鍵他15年前資助的孩子已經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15年前他還是一個胎兒,就已經開始行善了!地府孟婆湯管理可能多少出了點問題。

好傢伙,除了感慨“好傢伙”,我還能說啥?只恨吾輩太孤陋寡聞,只聽說過“指腹爲婚”,沒聽說過“指腹爲善”;只聽說過“娃娃親”,沒聽說過“胎兒捐”。

我由衷地佩服這孩子父母的高瞻遠矚,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經算到了15年後的今天,每一筆以孩子的名義捐掉的善款,如今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跟他們相比,之前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小學都還沒畢業就已經成功完成基因敲除,發表了《C10orf67在直腸癌細胞中高表達》論文那孩子的爹媽,還是道行太淺。

學術造假,人人喊打。但是做慈善就不一樣了。還是有不少網友爲他說話的,理由是:做慈善,總是一件好事。你要是酸,你也去做呀。人家好歹做了慈善,有人真正從中受益了!哪怕他父母就是爲了給兒子掙前途,好歹真的有窮學生因爲得到捐助而不必輟學。

確實,凡事一旦貼上了慈善的標籤,就如同裹了一層甜美的巧克力。至於是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味的巧克力,倒不必去計較了。反正都有巧克力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君不見,父母給娃報興趣班,補習班的時候,不也是總說:錢投下去,沒聽到個響,就當捐了功德箱。

看看,這些父母還是覺悟不夠!與其報班獲得心理安慰,還不如真捐功德箱。

前者花錢不說,還搭上時間和精力,最後也沒學出個啥。後者只需花錢,而且經濟實惠!一個興趣班,往少了說一年也得大幾千,這能給多少失學兒童交學費啊!

這事還不像學術造假,一查就是一個準。以孩子的名義捐錢,都是有捐款憑證的。甭管孩子是零歲,還是“負一歲”,有證書就行。以慈善爲胎教,聽起來就很高大上!

其實孩子做公益,是一件好事。鼓勵孩子做公益,給孩子頒獎也是一件好事。就算這會給慈善兩個字披上功利主義色彩,讓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出於功利心來做公益,也沒有問題。

畢竟當慈善成爲一種社會風氣,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慈善隊伍,哪怕一開始目的不那麼純,他也可能受到薰陶和感染,生出善心。或者哪怕他目的一直都不純,也無妨,至少慈善的結果是抹殺不掉的,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會因此得到援手。

但是慈善不該有門檻。

過分誇大孩子的事蹟,編出這樣明顯的謊言:“15歲的孩子15年前就資助了貧困學生”,就很不可取。這會讓做好事變成一種軍備競賽。

如果0歲就可以行善,那麼10歲的孩子已行善20年這種咄咄怪事也會出現。長此以往,慈善將徹底變成富人們給孩子鋪的一條路。

我查了一下這個孩子的優秀事蹟。之所以宣傳的老師要如此誇大孩子的善心,可能是因爲這孩子雖然確實在做慈善,但是他做的其他事情“分量不夠”的緣故。

除了“從小”就捐款、捐書、捐衣服給貧困學生,資助他們上學以外,他的主要事蹟是去社區給孤寡老人做元宵,慰問養老院,陪老人聊天。

以及在小區裏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參觀血站的獻血流程等等。

這些小小的公益之舉是不是看起來太不高大上,太普通了。

然而這恰恰是真正的癥結所在:評判者以成人的視角去評判孩子的善行,幫助人多,真金白銀出了錢的,纔是“有分量”的事蹟。其他花時間花精力,勞力勞心的行爲僅僅是錦上添花的小事,不值一哂。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於孩子來說,去社區探望孤寡老人,去養老院陪老人聊天,在小區裏做志願工作,纔是孩子真正參與其中,有切身體會的慈善行爲。

而所謂“從幼時起”就開始捐錢捐物,很可能是父母不經過孩子同意,就捐掉了他的壓歲錢,零花錢,穿過的衣服,看過的書。

那些雖然也不錯,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錢又不是他掙得,衣服是他穿不下的,書是他看過不再需要的,他自己到底付出了什麼?

現在學校和父母拼命大力宣傳有多少失學兒童因爲他的捐款,而得以繼續學業,誇大不是他的付出而得到的成果,縮小孩子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這對孩子來說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導向呢?

會不會失去自己積極投身公益的興趣,把慈善和公益單純地和捐錢畫上了等號?

這纔是整個事件最不好的地方。名義上,人們褒獎了孩子做公益和慈善的行爲,實際上這個獎傷害了孩子做好事的積極性。

我們要褒獎做善事的孩子,鼓勵那些積極投身公益的孩子,但我們不可以用成年人的功利去量化孩子的愛心。

比起孩子的父母捐了多少錢,資助了多少孩子,我們真正該衡量的是孩子在公益慈善中付出了多少,他花了多少時間在爲他人服務上。哪怕真的要捐錢,也要捐他們自己搞公益義賣所賺來的錢。

這樣纔會有更多的孩子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即便是家境貧苦的孩子也可以積極參與。

這麼做或許當下不會有很多捐款,但是未來能夠培養一批熱心腸的孩子,說不定還有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

當然,這麼做就不符合一部分父母的利益了。

在升學這件事上,但凡出現一個小孔,就會被狂熱的父母開拓成一條捷徑。

孩子累,父母更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