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出現了極爲巔峯的文化時期,相比宋朝,唐朝並不差什麼。不可否認的是,唐朝時期仍然出現了很多厲害的人物,在文化方面也不例外。人們對唐詩肯定是不陌生的,之所以叫做唐詩,就是因爲唐朝詩人是非常厲害的。在歷史上,詩篇的巔峯時期,就是唐朝。唐朝出現了很多厲害的詩人。

比如說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等。整個唐朝誕生了兩千多名在歷史上有名有姓的詩人,和五萬多首流傳至今的古詩。人們對唐朝詩人不陌生,最爲熟悉的肯定就是李白。唐朝時期,杜甫和李白是同處於一個時期的。杜甫作爲李白的小迷弟,甚至是不惜萬里追隨李白。

李白和杜甫的友情也得到了印證。衆所周知,李白一生沒有當官,一生都是遊山玩水。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後來李白、杜甫和另外一名詩人高適竟然結交成了好兄弟、鐵哥們,三人共同吟詩作對、醉酒江上,好不快活。李白和高適,這兩個被別人豔羨的“知己代表”,最後竟然落得個互刪好友的下場。

人們對此肯定有所疑問,難不成古代的友情這麼經不起考驗嗎?李白身爲詩仙,他一生的作品是數不勝數的。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的作品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之後的李白給唐玄宗當了三年的祕書。其後李白就開始遊山玩水。李白離開京城之後,杜甫與其一起遠遊到了河南散心,在這裏,兩人遇到了後來成爲至交的高適。

遠遊期間,李白和高適共同遊梁園,登平臺,一起回溯前人所消逝的風流韻事。兩人的友情在這一時期達到了一個巔峯。根據當時記載的史料和三人共遊所創作的詩文來看,他們在那一刻的感情是真摯的,心情也是十分愉悅。高適在《同羣公秋登琴臺》中,評論古今,說出了兩人友誼的深厚。

後來在與高適離別之際,李白更是依依惜別。不過,當時的他們也沒有料到,兩人在不久後的將來,竟會落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高適是一個才華洋溢的詩人,是一個大文豪,胸懷大義,一心打算報國明志,一直難以實現。安史之亂後,李白和高適的友誼就發生了改變。

高適之後沒有從文,而是從武。高適在軍隊中一路高升,直至接任哥舒翰身邊的軍情祕書,而高適也在戰場上展現了他的軍事能力。最後潼關失守,但高適僥倖逃脫。那麼爲何李白和高適翻臉了呢?根本原因就是兩人的政治立場不同。李白正好被永王李璘招了,做了他的幕僚。

昔日的小夥伴在這轉眼之間就成爲政治立場相對的敵人,要在戰場上刀戈相對。當時身在牢房中的李白曾寫信向高適求救,希望這位昔日好友能搭救一把。畢竟高適當時是平定永王軍隊的節度使,掌握着他們的生殺大權。不知是何緣故,高適竟對李白不理不睬,就算是李白的妻子親自上門求救,高適也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避而不見。

二人的政治立場,一個是剛剛上位的新皇,一個是被認定爲叛軍的永王,無論怎麼看都是站在新皇這邊纔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李白是性情中人,高適是有原則的人,如果高適遇難李白是一定會全力相救,哪怕丟官。交朋友一定要交有原則的人,和有性情的人,沒有原則也沒有性情又不沾親帶故根本就沒用。

無論哪朝哪代,對於剛登基的太子而言,謀反這兩個字是最爲忌諱的,所以爲了政治命運,高適也沒有資格去解救李白。也就是說,高適是有原則的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對於李白來說,這樣的人恐怕會讓他丟了性命。李白當時的身份是叛軍,是政治操守除了問題,高適不能因爲和他曾經遊山玩水就喪失自己的政治正確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