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三大戰役的勝利,1949年12月我軍對各大野戰軍作出了統一整編,原來的縱隊形成了新的作戰建制大兵團,當時五大野戰軍共計16個兵團,第一野戰軍下轄兩個兵團,第二野戰軍下轄3個兵團,第三野戰軍下轄3個兵團,第四野戰軍下轄4個兵團,除此之外再加上華北軍區的3個兵團。

五大野戰軍16個兵團司令員中,除了第14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沒有參加授銜,其餘15位司令員在1955年都獲得了不同的軍銜,而在這15位兵團司令員中同時擔任政委和司令員的在當時有四位,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們先來說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王震將軍,他是湖南瀏陽人,在他14歲時他就跑到長沙去當兵,19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開啓了自己的戎馬生涯,1929年他曾參與了湘贛革命根據地創建工作,土地革命時期他先後擔任紅八軍師政治委員,紅六軍團政委,是我軍的一員“革命猛將”。

抗戰爆發後,王震被調任120師359旅擔任副旅長,沒多久他升任爲旅長,率部奔赴山西抗日前線爲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作出重要貢獻,後來他被派往陝甘寧邊區負責保衛工作,在這段時間裏,他率部完成了把“處處是荒山”的南泥灣建成“陝北的好江南” 的大生產運動。

解放戰爭打響後擔任晉綏軍區野戰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的王震被派往西北野戰兵團第二縱隊擔任司令員兼政委一職,在他的指揮下先後取得了西北戰場上的許多重大勝利,1949年西北野戰軍整編爲第一野戰軍他被任命爲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5年王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

其次是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陳賡將軍,他和王震將軍一樣都是湖南人,從小出生將門,13歲時他就進入湘軍當兵,後來在他21歲時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是當時黃埔三傑之一,在南昌起義時,他出任賀老總領導的第2軍第3師第6團第1營營長。

土地革命時期,陳賡歷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紅軍幹部團團長,紅軍第一師師長等職,參與了長征,直羅鎮等戰鬥。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爲129師386旅旅長,在他的率領下386旅成爲了敵人的膽寒的部隊,讓敵人對其又恨又怕。

抗戰勝利後他被任命爲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打響後,他擔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在他率領下先後取得了宛西、宛東等多次戰役的勝利,中原野戰軍整編爲第二野戰軍後,他出任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一職,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大將。

第三位是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員蕭勁光將軍,他是湖南長沙人,19歲時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在蘇聯紅軍軍事學校學習,回國後他先後參加了南昌起義,鄂西戰役等等,土地革命時期他歷任紅5軍團政委,紅7軍團政委等職,在紅軍到達陝北後,他被調任紅軍後方司令部擔任參謀長一職。

抗戰爆發後,他留守八路軍後方,先後擔任過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等職,在此期間他指揮部隊多次打退敵人對黃河防線的多次進攻,解放戰爭打響後,他本來要去山東軍區擔任副司令員,結果在赴任途中上級指示他前往東北指揮戰鬥,到達東北後他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一職。

在東北指揮戰鬥的時間裏,蕭勁光先後擔任過遼東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等職,在他的率領下開創了人民解放軍通過“久困長圍”戰法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先例,後來東北野戰軍整編爲第四野戰軍,他出任第12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一職。

新中國成立後,蕭勁光負責海軍的建設工作,出任第一任海軍司令員,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大將。

最後一位是華北軍區第18兵團司令員徐向前,他出生於山西五臺縣,早年間他本來在學校當老師,後來革命爆發他毅然選擇了投筆從戎,在1924年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

土地革命時期,徐向前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副軍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等職務,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爲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協助劉伯承元帥指揮戰鬥,創建冀南抗日根據地,後來八路軍第一縱隊成立,他被任命爲縱隊司令員。

抗戰勝利後,他被派往晉冀魯豫軍區擔任副司令員,後又被調任華北軍區擔任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一職,後來第一兵團改爲18兵團,新中國成立後他被任命爲解放軍總參謀長,在1955年中南海懷仁堂授銜儀式上他被授予了開國元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