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通跻身长三角万亿俱乐部,第八个可能是谁?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4.16%

1月19日,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南通市市长王晖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0年南通市生产总值为100366.3亿元,增长4.7%,南通顺利跨入“万亿元”俱乐部行列。

由此,南通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之后,江苏省第4个“万亿之城”,也带动长三角的万亿之城扩容至7个。

另一座有望破万亿的城市,是安徽省省会合肥,但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尚不明确。

1月18日,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合肥市市长凌云做《政府工作报告》称,2020年,预计合肥市GDP增长4.5%、有望破万亿。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以2019年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共有17座GDP万亿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宁波、郑州、佛山。

这其中,长三角有六座,占总量的1/3。

这6个城市分别是上海(38155亿元)、江苏的3个城市(苏州19235亿元、南京14030亿元、无锡11852亿元),以及浙江的2个城市(杭州15373亿元、宁波11985亿元)。

2019年底,长三角内部经济总量最接近万亿的城市,还有合肥(9409.40亿元)和南通(9383.39亿元)。

但2020年初暴发的疫情,也部分打乱了城市发展的预期和节奏。在2020年5月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合肥提出的2020年目标之一,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

如果合肥实现破万亿,就意味着安徽有了首个经济总量破万亿的城市,且长三角内部的沪苏浙皖均有万亿级城市布局。

接下来的“十四五”,已经有其他长三角城市提出要冲击万亿目标。

江苏省常州市提出,今后五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2019年,常州市GDP总量7400.86亿元,2020年预计增长4%以上,位居江苏全省第一方阵。

浙江省嘉兴市提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以上,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在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群中战略性崛起、蝶变跃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努力成为长三角核心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2019年,嘉兴市GDP总量5370.32亿元。

合肥市则提出,到2025年, GDP总量力争达到1.6万亿元。在安徽全省首位度稳步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进入长三角城市前十,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

已经破万亿的城市,又提出了“十四五”末的进一步增长目标:杭州要力争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万元;南京要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宁波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

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全国1/26的国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上,集聚了全国1/6的人口(2.2亿),产出近全国1/4(23.8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又进一步由2019年底的23.9%,提高到了24.16%。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万亿级城市最为集中的长三角,也因为较高的经济能级,而承担着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任务。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了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座谈会,习近平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江浙沪皖一市三省均在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针对长三角一体化提出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以产业链接、功能协同为重点,全面深化跨江融合,是南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抓手。

《中共南通市委关于制定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加快打造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构建跨江融合、江海相拥、内外相融的大城市格局。

展望2035年,南通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要初步建成。

上海提出,要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打造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新平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好地配置全球资源。聚焦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加快构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在更广区域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良性循环。聚焦打造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长三角各地发展规划协同,促进更高水平区域分工协作。

江苏省则提出,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更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宁杭生态经济带。研究制定“一市一策”,精准解决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推动长江以北地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

浙江提出要围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协同培育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构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共建“数字长三角”。

安徽提出,全面推进与沪苏浙协同合作。这其中,既要协同推进长三角全域全面创新改革,合力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也要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扩链行动,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构建一体化要素大市场;协同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协同推进省际待贯通公路、航道建设,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等等。

要推进上述举措,也需要区域经济能级的进一步提升。安徽表示,“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占长三角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八个中心区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长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