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天 故 事

遇關口鄧公從容來去處

破困擾東方風來滿眼春

2014年8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週年座談會上指出:“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正是在鄧小平同志倡導和支持下,改革大潮匯聚成時代洪流,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南方談話”,指的是鄧小平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是《鄧小平文選》的壓卷之作。有一首廣爲傳唱的歌曲,名字叫《春天的故事》,說的就是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帶來的深遠影響。

1992年1月20日中午12點,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松營,接到市政府新聞發言人黃新華電話請示:香港無線臺來電話,稱上午接到很多觀衆電話報料,鄧小平正在深圳視察,請證實。怎麼答覆?

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當時還是保密的。但是,上午鄧小平到國貿大廈觀看深圳全景、到先科激光視察,並沒有清場,同成千上萬的羣衆見了面。這哪還有什麼密可保?

吳松營想了想,要黃新華答覆,鄧小平確是在深圳視察,其他情況暫時還不能說。

中午1點鐘,香港無線電視臺緊急插播特別新聞,播放黃新華與無線臺記者的通話,證實鄧小平正在深圳視察。

從20日至22日,短短3天時間,香港20多家報紙和5家電臺、電視臺,外國駐港新聞機構,發出有關鄧小平在深圳的稿件200多篇。

香港和世界輿論爲什麼如此關注鄧小平的一次視察?

鄧小平辭去了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已兩年多,但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着世界的眼光。

那時候,社會主義事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1991年12月25日,西方國家在燈紅酒綠中慶祝聖誕節的時候,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卻在冰天雪地中降下了自己的旗幟。當晚,《人民日報》記者周象光趕到莫斯科紅場,見證了這滄桑的一幕。周象光說:我有機會把這一刻記錄下來。晚7時32分,那面爲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紅星旗開始徐徐下落、下落……晚7時45分,一面三色的俄羅斯國旗取而代之。莫斯科的夜空開始飄起雪花,氣溫明顯下降。但仍有不少人陸續來到紅場。人們還在紅旗落地的地方發表自己的看法,還在那裏爭論……

這是社會主義運動誕生以來,經歷的最寒冷的冬天。社會主義中國也難置身事外。

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發生劇變的時候,中國也在1989年發生了嚴重政治風波。西方政客反華聲浪高漲,外商對華觀望。在國內,對改革開放的懷疑、對和平演變的擔心開始滋長。中國向何處去?誰來指點歷史的迷津?

1992年1月17日晚上,從北京發出一列駛向春天的列車。車上坐着鄧小平。

年終歲首到南方休息一下,是鄧小平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多年的習慣。他向來沉默少言,不輕易表態,但這一次卻有些例外。

18日下午,鄧小平的專列在武昌暫停。在站臺上,他與湖北省委的3位主要領導交談起來。

時任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的錢運祿說:小平同志一開始就問我們,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搞得怎麼樣?他說,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太多。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

送走專列,3位省領導在武昌火車站貴賓廳,將談話記錄下來,報送到中央。中央對鄧小平的意見高度重視,很快,由中辦、國辦發出了《關於減少領導同志過多事務性活動的建議》。

19日上午,專列抵達深圳。一到住地,鄧小平沒有休息,立刻乘車去看市容市貌。與8年前他看到的相比,深圳從一個大工地,變成了繁華都市。

時任深圳市委書記李灝說:小平同志說,深圳的建設成就,明確回答了那些有這樣那樣擔心的人。特區姓“社”不姓“資”。不搞改革開放,現代化不知道等到哪一年。

鄧小平還說,廣東要力爭用20年的時間趕上亞洲“四小龍”。不僅經濟要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兩個文明建設都要超過他們,這纔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從第一天的活動看,鄧小平這次南方之行,不僅僅是休息,他可能有話要講。當晚,在與廣東省和深圳市領導的碰頭會上,鄧小平辦公室主任王瑞林佈置搞記錄。

吳松營回憶說:王瑞林主任說,這次南下,在武昌短暫停留的時候,老人家就有很重要的談話。上午一到深圳就馬上要視察市容,而且又有很重要的談話。可見老人家十分關心改革開放和深圳特區的發展情況。深圳市委要指定專人做詳細記錄。會上指定我負責記錄。

1月20日是個難得的好天。當天深圳氣溫15攝氏度左右,風和日麗,天朗氣清。上午,鄧小平乘電梯登上160米高、53層的國貿大廈旋轉餐廳,俯瞰深圳全貌。

看着眼前中國最年輕的大都市,鄧小平談興很濃。他講到,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是黨的十三大概括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當年留下的同期聲錄音,記錄了鄧小平那段著名的聲音:

基本路線要管100年。動搖不得。要繼續發展下去,要使人民生活繼續提高,他纔會相信你,纔會擁護你。

中國只要不搞社會主義,不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不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條路,都是死路。

然而,這麼重要的談話,卻差點沒錄下來。

吳松營說:上午隨小平同志視察國貿大廈、先科激光公司,中午回到迎賓館,我想整理早上請李灝書記錄的磁帶,發現只錄了開頭一點,大喫一驚,趕快到餐廳找李灝書記說了這個情況。李書記也緊張了。

幸虧錄了音的還有其他人。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謝非的祕書陳建華也同時錄音了。得知情況後,就把他錄的磁帶交給了吳松營。

吳松營心存感激,事後送給陳建華一套鄧小平在國貿大廈談話的完整錄音帶,外加一個錄音機和幾盒錄音帶。

22日下午,鄧小平和當地領導談起了10多年來的改革風雨路,講到了當年包產到戶爭論,特區姓資姓社爭論,也講到了當前的股票、證券爭論。

陪同鄧小平視察的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回憶:小平同志講,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許多人並不清楚。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他講,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各方面就會走出一個定型的制度,以及制度下面的方針、政策,那時就會更定型。

陪同視察的廣東省委副祕書長陳開枝回憶:小平同志鼓勵我們,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月23日上午,鄧小平從蛇口港坐船去珠海。在碼頭上,出現了令人意外的一幕。鄧小平向前走了幾步,竟又轉了回來,向送行的李灝書記揚了一下手,說:你們要搞快一點。李灝書記說:“您的話很重要,我們一定搞快一點。”

鄧小平一行乘坐的“海關902”快艇,劈波斬浪地航行在伶仃洋上。謝非在鄧小平面前打開廣東省地圖,向他彙報了廣東20年趕超亞洲“四小龍”的設想。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也簡略彙報了珠海的情況。

鄧小平要他們抓住機遇。他說: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有條件的地方要儘可能搞快點。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他特別強調:資本主義發展了好多年了?幾百年吧,我們纔多長時間?再耽誤不得了。

在珠海,鄧小平也是故地重遊。8年前,他視察珠海時,珠海城區還沒連成片,現在已經是依山傍海的花園城市。看到珠海的新貌,鄧小平幽默地說:這裏跟新加坡差不多呀,這麼好的地方誰都會來,我要是外商的話,我也會來這裏投資的。

1月25日,鄧小平登上拱北的芳園大廈,在第29層的旋轉餐廳俯瞰珠海和澳門全貌。

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向鄧小平彙報說:過去宣傳社會主義是天堂,資本主義是水深火熱的地獄,但還是有很多人外逃香港、澳門。特區創辦以後,珠海人生活好了,外流的人回來了,還有澳門女子嫁到珠海來。

鄧小平感慨地說:這很好嘛,說明社會主義能夠戰勝資本主義。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1/5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

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失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充滿活力,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鄧小平充滿自信。他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因爲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爲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

鄧小平1月29日離開珠海,前往上海。

在上海,鄧小平對上海市委領導說,上海要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他強調:議論太多並沒有什麼必要,實踐會證明的,那個東西過硬得很。

爲了加快改革開放和發展步伐,鄧小平一路風塵,一路不住地暢談。離開上海前,他終於實現了自己個人的一個小小願望:逛一次商場。

2月18日元宵節晚上,鄧小平來到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逛了中百一店。鄧小平女兒鄧榕說:馬桂寧師傅很熱情地過來導購。我看父親很喜歡,就說買幾樣吧,他點頭說好。馬師傅仔細挑了4盒上海產的中華牌鉛筆、4塊藝術橡皮。我爲父親付了10元錢。吳邦國同志問服務質量怎麼樣,父親高興地說,很好,很好。

2月21日,鄧小平回到北京。一個星期後,中央就將他在南方的談話,作爲中共中央1992年的2號文件發出。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用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進一步統一全黨思想,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指出:今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精闢地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明確地回答了這些年來經常困擾和束縛我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以鄧小平同志的談話和今年三月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爲標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那一年,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遍大街小巷。“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在春天故事的吹拂下,山東淄博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朱新禮,想改變一下自己上班的生活。鄧小平南方談話傳達下來,他一下子知道該幹什麼了。他認爲,黨和國家都在號召有志之士創業,創業就是英雄。於是,朱新禮找領導,接手停產關廠3年的罐頭加工廠。幾經拼搏,打造出了後來家喻戶曉的匯源果汁集團公司。

後來,已經成爲匯源集團董事長的朱新禮感慨地說:我們在這個時期就特別地感激、感念小平同志,若非小平同志的那些講話,我現在也許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在家裏,早就退休了或者在家裏看孫子。

1992年,全國有12萬名黨政機關幹部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辭職下海創業。在這一輪改革開放大潮中,湧現出大批企業家。

2012年,一出《北京有個中關村》的話劇,再現了號稱“中國硅谷”的中關村“新技術產業開始實驗區”20年前草創時的一幕。劇中靠做“漢化軟件”起家的王立冬,就是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創業潮中科技人員的寫照。

也是在那一年的中關村,北大畢業的王志東做起了“中文之星”外掛軟件,輕鬆地把計算機英文界面改成中文,王志東後來成爲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而一位叫馮軍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則拋下了“天之驕子”的清高,做起了不需要工具就能拆裝的電腦機箱,後來成爲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們是中關村的新一代弄潮兒。1991年中關村科技企業是2600家,到1992年是5180家。他們最先感受到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中國的信息時代,就在他們的指尖流淌,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還是在1992年,在臺灣開百貨公司的陳燦堂,和兩個朋友到大陸投資。在大上海,他們覺得自己資本小,不會受重視,就跑到離上海不遠的崑山。趕上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春風,搭上發展的快車,陳燦堂從創辦明輝堂皮件有限公司起步,發展成擁有5家公司,跨行業、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集團。崑山是陳燦堂開始織夢的地方,更是他圓夢的地方。

先行者的成功故事,吸引了更多的臺商前來圓夢。崑山成了臺商的聚集地。臺商引進的產業,最著名的是筆記本電腦,崑山的產量一度佔世界的40%。

臺商在崑山圓夢,當地老百姓也圓了小康夢。沈祥林是崑山的一個普通農民。崑山1992年以後的飛速發展,讓他告別了土地。沈祥林說:過去當農民,兩口子一年忙到頭收入一兩萬。現在拿着養老金、做工、出租房子,悠哉一年八九萬,過上城裏人的生活了。

崑山迅速實現經濟騰飛,雄居全國百強縣首席。一位崑山臺商2002年時就感慨地說:1992年我回臺灣,人家問我崑山在哪裏,我還要解釋是上海市旁邊的一個小縣城。10年前的崑山,臺灣任何一個鄉鎮都比它進步。10年後,臺灣有哪幾個地方比崑山好?

北國邊陲的小城綏芬河,也是在1992年感受到南國春天吹拂的春風。

這裏曾經是中蘇軍事對峙的前哨。1975年建市的時候,全市才1.6萬人。“一條街道一盞燈,一隻喇叭全城聽。”

藉着南方談話的春風,1992年的3月9日,這裏被國務院確定爲首批“進一步擴大沿邊開放城市”之一。

時任綏芬河市市長趙明非說:爲了鼓勵大家抓住機遇把經濟搞上去,我帶頭到街頭擺攤,跟俄羅斯人“欠欠”。俄語就是:我們換東西嗎?

綏芬河市民江余天說:開放以後,我們的邊貿起來了,生活變化很大。我的兩個兒子都在俄羅斯搞鞋業貿易。小女兒和丈夫經營餐館和精品店,小孫女在哈爾濱上學。

如今,綏芬河已成爲東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橋頭堡和樞紐站,是中國最大的對俄商品集散中心。

1992年,永遠留在春天裏。迷霧消散,春光明媚,時代的列車風馳電掣。

(選自《新湘評論》)

羣英尋路 | 存亡之秋 | 井岡星火 | 遵義新局

西安事變 | 浴血敵後 | 重慶談判 | 戰略決戰

開國盛舉 | 土改翻身 | 抗美援朝 | 大業奠基

八大前後 | 兩彈一星 | 歷史轉折 | 撥亂反正

聯產承包 | 創辦特區

點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