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組成部分,由原第三野戰軍3個軍改編而來的志願軍第9兵團,圍殲美軍第10軍。此戰造成了美軍歷史上的最長敗退路線,併成建制被殲滅了第7師的“北極熊團”,毫無疑問志願軍取得了大捷。

然而長津湖戰役後期,美軍藉助海運方式將敗逃的近10萬部隊成功運到半島南部,我軍失去了全殲或進一步重創敵人的有利機會。其實此戰後期的戰場情況,和兩年前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頗有相似之處:48年國民黨軍同樣控制了遼寧省的營口港,卻只撤走了52軍不到兩萬部隊,近50萬官兵在黑土地上被我軍東北野戰軍殲滅,爲什麼相似情況下,國軍做不到海運後撤呢?

首先,國民黨軍在遼瀋戰役中戰術衝突嚴重,失去了成規模撤退的時機。48年下半年的東北戰場,國軍處境尷尬又危險:僅剩錦州、瀋陽、長春三座城市尚在手中,鐵路線基本被東北野戰軍切斷,無法從陸路撤入華北地區。更嚴重的是瀋陽、錦州尚有一絲突圍可能,長春鄭洞國兵團10萬人基本是棄子,在三城中位置偏北,被圍得最死基本突圍無望。

然而48年9月,南京最高統帥部和衛立煌的東北剿總之間尚存在激烈的意見衝突,且不說走陸路還是海路突圍,其實直到關鍵城池錦州被攻克後,老蔣還想着以侯鏡如兵團和廖耀湘兵團夾擊,重新奪回該城。而事實上整個東北戰局已不存懸念:即便國民黨軍全力向營口港突圍都未必成功,最終衛立煌集團被全殲也就不出人意料了。

從客觀實力來看,國民黨海軍也沒有美軍那樣的保障運力。爲了實現從興南港海上撤退,美軍竟然動用了300多艘艦船,光是航母就有7艘。這樣的運力是解放戰爭時所謂“美械武裝”的國民黨軍不能比擬的。爲了接應第10軍撤退,美國空軍從日本空運了簡易拼接橋樑,直接鋪設在志願軍破壞掉的路段,這在國內戰場上是不可想象的場面。國軍沒有足夠運力,就算船隻夠多,也沒有能力在營口一地港口組織40-50萬人同時撤退(美軍只是不到10萬人),銜接段時間過長,將會遭到東野痛擊,比在陸地上交戰還慘。

更關鍵的一點,長津湖戰役我軍凍傷減員嚴重,追擊能力下降,而遼瀋戰役東野始終佔據實力和士氣的優勢。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投入部隊總兵力爲二十、二十六及二十七軍三個軍,不足15萬人,而東線美軍包括第7師、第3師、陸戰1師及韓1軍團,雖然對方人數略微處於下風,但10萬人的部隊規模也十分龐大,更佔有武器裝備及空軍支援的絕對優勢。對比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是以103萬(野戰主力部隊近70萬)對55萬,兵力之比十分懸殊,國民黨軍想從東北戰場上以弱勢兵力突圍,再設法組織大規模登船海運,難比登天。

而由於志願軍早期赴朝作戰主力爲四野改編的東北邊防軍,也就是西線的第13兵團,東線的9兵團爲三野出身,原本在援朝前準備解放東南海島,因此部隊棉服、棉帽大量短缺,朝鮮半島緯度高,11月-12月間已經是極寒天氣,東線志願軍20多天在零下三十度的環境中作戰,凍死凍死人員3.3萬餘人,比正常戰損的1.9萬人還要多,兵團減員三分之一以上。我軍客觀實力下降導致追擊能力嚴重不足,再加上出國作戰初期,沒有國內那樣的百姓基礎,無法充分破壞公路,對敵人的後撤行動限制不足,美軍最終大部走海路逃脫。

但也不必苛責後勤問題,就算是保障到位的美軍方面,僅陸戰一師便凍死凍傷約8千人,整體狀況並不比我軍好,志願軍9兵團在如此艱難條件下打得強敵狼狽後撤,已經難能可貴。

相關文章